受命辅政的西昌侯萧鸾,带兵护送萧昭业入宫,禁军见萧鸾来了,立场动摇。
关键时刻,萧子良这边,唯一有带兵经验的萧衍跳反,导致竟陵王府侍卫丧了胆气,没能挡住萧鸾。
萧子良放弃夺位,萧昭业即位。
冲锋在前的王融,自然没有好下场,萧子良被架空后也郁郁而终。
而萧衍,居然摇身一变,成了萧鸾的左臂右膀。
成了萧鸾“叔夺侄位”的马前卒,成了萧鸾屠杀武帝子孙的帮凶,步步高升。
这是怎么回事?
按照梁国“官方说法”,这是为了报仇:萧衍的父亲萧顺之,其实不是病死,是被齐武帝萧赜害死的。
所以萧衍当初,不是真心助萧子良夺位,就是一心一意要报仇(对付仇人之子)。
后来,萧鸾去世,其子萧宝卷即位,萧衍起兵讨伐萧宝卷,又废杀傀儡皇帝萧宝融,取而代之...
这又是怎么个说法?
这是天命。
张铤给李笠分析梁武帝年轻时的仕途经历,不是想说梁武帝良心有多坏,而是让李笠明白,这位中年后开始信佛的菩萨皇帝,年轻时真是人杰。
抓住每一个机会,一步步向上爬,最后,顺应天命,登顶成功。
“父亲为齐武帝所害”的说法,无非是为了掩饰背叛萧子良(所谓仇人之子)的行为。
年轻的萧衍,在关键时刻,真是每一步都在向前走,毫不犹豫。
齐武帝驾崩之际,见府主萧子良有机会登顶,赶紧撺掇。
结果见事情不妙,权衡利弊,立刻临阵倒戈,都不带犹豫的。
投了新主,为表忠心,愿为马前卒,干脏活。
于是又得新主信任,这可不简单。
等到又一个新君即位,萧衍见这位胡搞乱搞,国将不国,赶紧想办法出镇外地,养兵蓄锐。
时机一到,才不管什么“先帝恩遇”,该起兵就起兵,攻入建康,废立皇帝。
到了这一步,也不矫情,该受禅就受禅,而不是扭扭捏捏做什么“朝廷栋梁”。
反正说到最后,张铤的目的就是暗示李笠有样学样。
别纠结什么“先帝恩遇”,什么儿女亲情。
就学萧衍,以这位为楷模,该反就反,该心狠手辣就心狠手辣。
“高祖当年受禅建梁,年纪三十四、五岁,君侯如今,也差不多到年纪了!”
“大不了之后,也偶尔吃斋念佛,装个样子嘛。”
张铤的声音回荡在耳边,李笠一想到自己将来若吃斋念佛、不近女色,就觉得好笑。
咳嗽起来,把有些黏的糍粑吞咽下去。
在一旁整理书籍的段玉英见状,赶紧端来茶水:“没事吧?”
“没事,没事。”李笠喝了水,拉着段玉英坐在身边。
看着容貌依旧出众的美人,李笠很满意,随后想到一件事。
据说萧衍攻入建康后,看中了萧宝卷的一个妃嫔,或许因为对方长得太漂亮,让志得意满的萧衍实在忍不住,立刻就收了。
七个月后,美人早产生下一子,名为萧综。
萧综长大后,认为自己是前朝废帝萧宝卷的遗腹子,于是叛逃魏国,要报父仇。
但萧衍依旧宽容这个儿子,表态只要儿子回来,既往不咎。
萧综没回来,死在魏国,萧衍命人潜入魏国,将儿子遗骨带回,葬在自己将来的陵墓边。
这种博爱的胸怀,李笠扪心自问,做不到。
不过,他能控制自己的**,当初并未急不可耐的把段玉英收了,不承担一个风险:若段玉英很快怀孕,算谁的?
所以,他不会选择向世家高门妥协,接烂摊子。
但也不能坐以待毙,任由对手随心所欲实施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