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长生宝卷 > 第二百二十五章 长生之愿几人堪

第二百二十五章 长生之愿几人堪

看着一铲接一铲的泥土落下,棺木逐渐被淹没,林照双目之中透出一丝悲伤,同时又有看透世情的淡然。

自前几日眼睁睁的看着祖父逝去,林照的脑海之中便一直在进行“生死”和“长生”的深层思考。

结合自身活生生的案例,联系前世和今生两个不同世界的经历和见闻,林照首先认可“生死”是一种规律,是一种大道之理。

不仅仅是人,即便是一棵树、一颗草、一只野兽,同样有生、老、病、死;而诸天世界,亦复如是,同样逃不开成、住、坏、空。

就像术数之道中,首先是肯定了“生老病死”这个观点,这才有了十二长生“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这等基础法理。

像自己这样的重生者,有了第二次生命的例子看似玄奇无比,其实在上一世中,林照就看到过很多关于“带着前世记忆重生”的报道。

其中最夸张的莫过于南方某个地域,集中出现重生者,且有些前生乃是飞禽。

前世有位好友曾经专门去过那里,考察了一段时间,发现此事真实不虚。

但林照不认为这就是长生,别说是活上第二世,就是活个第三世,第四世,又能如何?

依旧逃不开“生老病死”的循环。

不能成就长生,谁人都会老去,都会化作一抔黄土。

凡俗之中,亦是有人能看透生死,不惧生死。

这种人讲究“生当尽欢,死而不惧”,可谓性情豁达之极。

修士寿元长久,但如果说各个都渴求长生,林照觉得也不尽然。

这些年林照也见识了不少修士,但真正以长生为最终目标者,恐怕一百个里面,也不见得能有一个。

林照以为,能真正明悟“生死”,修行时才会真正以“超脱生死”为目标。

而更多的修士只是机缘巧合,踏入了修行之路。

这些人或为强大的力量、或为怨仇、或为获得更多好处、或随波逐流成为修士,众修各相,不一而足。

这等人仅仅是按部就班,依照他人之途本能前行。

但从心念上讲,根本就未曾有过“修道长生”的宏愿。

便如这红尘俗世,能身居高位者,或有大成就者,无一不是有着远大抱负,并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更是一以贯之,才获得成功。

便如那佛门尊者,为何成道前都会发下大宏愿?

发了大宏愿本身不会佛力灌身,更不会出现醍醐灌顶的一夜顿悟,而是从此有了远大的目标,有了巨大的动力,有了努力之源。

这便是心中生力!

这方世界,生死立现,孩童亦知。

但不同前世的是,长生亦是有凭,再也不是一句空话。

新坟竖起,一直慈和待己的老人长眠其中,从此阴阳两隔。

林照收束心神,重新晋入空灵之境。

只有他自己明白,祖父的逝世让自己明白了什么。

林老太公不是第一个让他感受悲伤的亲人。

相比之下,前世陡然横死,根本连父母妻儿都来不及告别,则更为锥心。

前一世的父母妻儿,这一世的祖父祖母,包括林父林母,终究都会一一消逝。

自己踏上了修行之途,可以预见会见证更多的生死别离。

时光长河冲刷一切,自己或许会成为越来越孤单的求道者,寻求长生之途的孤单旅人。

林照搀扶着母亲陈氏,登上了马车,父亲林仁仲跟大伯等人在一起。

看了一眼山环水抱的祖坟,旁边林木幽深,那里埋葬着水源林氏的历代先人。

心中却是默念着道祖经文: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此刻他对这几句经文,终于彻底领悟,再无丝毫阻碍。

同时心中对于“超脱生死,寻求长生”的念头更加坚定,会更加无怨无悔的踏上长生之途、自在之途。

这条路一定是条荆棘之路,不但漫长,且艰险极多。

只是这又如何?

不过是“常怀清净之心,不吝霹雳手段”而已。

事有反复,光阴不停,又是三年过去。

林照的心灵更加通透,更加晶莹,而他的这种变化,只有母亲陈氏感受最深。

陈氏时常看着儿子的背影发呆。

在其眼中,林老太公逝世后,林照的气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虽然身形未变,但气质飘渺出尘,时常神情淡然,双眸中无喜无悲,似是遗世独立,随时会飘然而去一般!

每当此时,母亲陈氏就会有种说不出的心慌。

也是在这三年中,林照修行的各种法门都进境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