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回到大明做海王 > 第一百零六章 九年义务教育

第一百零六章 九年义务教育

在马三保的身边,王公公冷汗直流,敢这么怼当今圣上的估计也就只有马三保一人,就算是皇亲国戚亦或是先前的宰相丞相,也从来没有人敢在朱元璋的面前觉得朱元璋的制度是落后的。

“臣觉得,大明应当加强教育制度,如今大部分的百姓家都上不起私塾,依臣看,应当开办九年义务教育,让全大明的孩子们都上得起学,至少能够学习到一些知识,有的人是依靠科举考试翻身的,而还是有太多的人一辈子碌碌无为,除了耕织就是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依臣看来,我们大明应当扫清一切的文盲,让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够进的了学堂,并且以六年和三年作为一个界限。”马三保缓缓地开口道,他时不时瞄向朱元璋的方向,只见朱元璋紧缩的眉头缓缓地舒展开来,虽说有些听不明白马三保在说什么,但是朱元璋还是很好奇马三保所讲的内容,这九年义务教育着实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朕很好奇,九年义务教育是个什么制度?”朱元璋询问道。

“由我大明朝廷开办学堂,对所有学生的入学费用进行补贴,一切私塾先生的费用由我大明朝廷承担,毕竟我们收了百姓那么多的税收,也算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百姓们只需要少量的钱财就能够让孩童们上学,并且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便可进行类似于科举考试的中考,按照成绩划分阶层,上流的部分还可以继续深造学习。正所谓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马三保躬身道,在前世,他好歹在参军的时候边读边服役,获得了硕士的学位,若非忙着参军,估摸着还能够混上一个博士学位,对于学习,马三保是有无限的热爱的。

听闻要朝廷公办,朱元璋皱了皱眉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让所有的孩童上学,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连续培养九年,相当于朝廷白给一人九年的学习费用,朱元璋舍不得这一大笔钱。

“陛下,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依臣来看,每个私塾先生一个月只需要一两银两便可,九年的时间也不会用太多,而且我们大明只需要出十万两银元用于助学,加上百姓们所出的少数学费,羊毛是出在羊身上的,朝廷每年征收的税费可不少,若是能够培养出人才,这可是一笔足够划算的买卖。”马三保说道,如今的私塾先生,甚至有些还赚不到一两银两一个月,马三保相信这一定是非常合适的买卖,每年十万两银两的支出用于培养人才,朱元璋心动了,尤其是培养的是全国上下的人才,只需要九年时间的优胜劣汰便可知晓,并且按照马三保所言,考试更加公正集中,全国使用的是同一套卷子,且各地至少十名官员进行批改监督,很大程度上杜绝了舞弊受贿的情况发生,也不会像科举考试一般出现一个大考官收贿赂强行安排的情况,每一个地方最大的考官是知府大人,若是行贿到知府的头上,那这个知府基本上只有死路一条。

“文和所言极是,容朕考虑考虑,毕竟十万两银两的开销,可是不小的数目,这要和户部商议一番,毕竟国库财产的大权可是在户部的手中。”朱元璋虽是心动,但是要他出钱,他还是非常抠门的,别看大明一年可不止挣百万两银两,还有不少官员的薪水是需要银两钱财的。

“这很简单,我们发动富商地主捐钱,假装给他们一点点好处,一点口头表扬和殊荣,他们定会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出力,当然,开创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要讲究的是众生平等,我觉得富商地主们若是觉得自己的孩子能够上个便宜学,估计也会乐意,毕竟啊,有竞争,才有努力。”马三保笑着说道,一时间,朱元璋虎躯一震,听闻要让富商地主掏钱,他倒是有些乐意,大部分的富商地主都赚取了不少的银两还整天吸百姓的血,他身为皇帝也没有这么经常从百姓的身上谋取利益。

“主要的财源来自富商地主,若是能成,臣愿意和四殿下一同支持大明的教育事业。”马三保说道,他和朱棣的天棣人和一年能赚不少的银两,如今就连他们的银库都装不下赚取的银两,哪怕是当铺和银铺都不愿意收取他们赚取的钱财了,这正好有机会,就为了朝廷出一份力,捐了。

“不错不错,朕允诺了,从今年下半年考试,就实施文和的九年义务教育,来人,找来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朕要求全国兴办私塾,就如同文和所言,公立私塾,所有的开销费用和先生的薪资,由朝廷承担,不过朝廷要向地主府上们征收更多的税额,弥补朝廷的经济压力,若是他们主动捐款,可减少这份税额开销,朝廷还会给予回报!”朱元璋说道,他依样学样,从马三保的话中学习到了怎么从富商和地主身上坑钱。

看到朱元璋同意了自己的说法,马三保不由地在内心沾沾自喜,改变大明的第一步正是教育,他所谓的九年义务教育只是开始,之后他还打算将大学也在大明之中推广,当然,一切还得看九年义务教育能否在大明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