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叔父,有脚踏式纺车与织车,为何没有脚踏式缫车?”
现在宋朝还真没有,一直到南宋末年才开始出现,元朝逐渐普及。但因为各自工艺不一样,相比织车与纺车,脚踏式缫车虽提高了效率,却有些繁琐。自南宋到明朝,百姓又自发地对丝籰(卷绕丝绪的筒管)与络车(将缫车上脱下的丝绞转络到丝籰上的机具)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进,同样提高了效率,却变的有些繁琐。
同理,还有整经工具,现在依然是经耙式整经,大体上由溜眼、掌扇、经耙、经牙、印架等几部分结合而成,往往两人便可操作,后来出现了轴架式整经工具,效率虽提高了,至少需三人才能操作。
不过随着这些复杂的机械出现,为大作坊大规模出现奠定了基础,所以有人将明朝中后期称为资本主义的萌芽。清朝入关,一切归零,导致手摇式的缫车,在清朝都没有灭绝。
“少东家,没有。”
“能否改进?”
“能吧,但想改进,除非聪明人去想办法。”
刘昌郝沉思,他不是想改进的办法,而是想手机里的资料,这些工具应当后来都做了改进,只是自己打不开。
那个保家卫国究竟是什么任务?
他不相信是等到女真人南下时才会保家卫国,那时,他能否活着都是未知数,况且就是活到那时,那可谓是地狱级别的难度。然据黑猫所说的,似乎不是太难,是自己能做到的。
刘昌郝又问朱三,朱三茫茫然,河东河北太平无事,没毛病,刘昌郝更想不明白了。
看到刘昌郝在想,庄木匠有些急:“少东家,术有专攻,你虽有智慧,不能将智放在这上面。”
刘家现在需要什么工具呢,纺车与刘家没关系,那是提供给村民的便利。需要的是缫车、络车与丝籰。应当都能改进,不过想改进,恐怕需耗费许多心思,可缫丝能在刘家收入里占据几何比例?庄木匠怕刘昌郝误入“歧途”,又说:“少东家,有句话我不知当不当说。”
“说。”
“你家桑园应伐掉。”
“伐桑园……”刘昌郝沉吟起来,庄木匠所说的他懂,桑蚕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属于高收入的行业,但对于自家来说,实则是鸡肋,那怕甜瓜三年一轮,也比桑园子收益高。
并且由于桑园子遮挡住视线,才有了刘三全一家偷瓜的事发生,不但眼下,未来自己想往东南边发展,由于桑园子遮挡视线,会更误事。他想了好一会说:“庄叔父,其是我大母一生心血。”
庄木匠叹息了,鲁氏在刘家心中的地位,这么多天相处下来,各客户皆懂的。
“少东家,为何菊花不大?”徐小娘在边上问,都说是名种菊花,但有的菊花开了,也不大,徐小娘故有一问。
“哦,哈哈,”刘昌郝失笑:“菊花入品者一共有三十余种,朱三郎他们替我买来十三个品种,夏菊者有两种,一谓夏金铃,六月开花,花头也小,其色深黄,不甚鲜茂,不过因其味香,入于中上品。一谓夏万铃,原出鄜州,后被京城人引种过来,也是细铃,以紫色为主,香味也不浓郁,故列入下品。然因为五月便能开花,故列入名品行列。”
“今年自闰四月起,节气变早,故现在已正式开花,虽然不大,却甚繁茂。庄叔父,正式卖花时,是需装盆的,其他名种或于一株一盆,然夏万铃者,我多施基肥,十几株装于一盆,你遥想之,会是何景象?”
如果是十几株或二十几株装于一盆,那么盛开时,便有好几十朵花,同样比较好看。至于次年,谁管得了次年?
以前刘昌郝也不大懂,他看到他同学用青蒿嫁接菊花,青蒿株大,根系发达,能嫁接十几棵接穗,盛开时会非常好看,也能卖上价格,刘昌郝便问了一句,第二年怎么办?
青蒿与菊花一样,是宿根花卉,一岁一枯荣,花开过后,所有接穗必然死掉了,第二年青蒿重发,长出来的是蒿子,而非是菊花。
他同学笑答,这是花唉,非是瓷碗瓷碟,还准备用上好几年,谁会管第二年,当年好看就行了。
但这种装盆,属于西洋式的装盆,眼下宋朝还没有。
夏万铃已经开花了,庄木匠遥想一下,若是这样装盆,确实也美观。
不但夏菊,秋菊,刘昌郝也打算换一种装盆方式,而且今年秋天,就打算试装。这个不急,刘昌郝走出来,看着下面的耕地,几天过后,小麦与大麦基本都收割了。许多人家在种粟与黍,讲究的会用牛、骡子、驴子将地翻耕出来再播种,不讲究的,用锄头将泥土翻一翻,便开始直接播种。
粟与黍也分春夏两种,春粟与春黍在农历三月份就必须播种下去,夏粟与夏黍,这时正是播种时季,但也不能太晚,所以“大忙”还没有结束。
刘昌郝想了想,第二天开始请人。
即便“夏大忙”结束,后面还有许多事,追肥、浇灌、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