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利刃如霜 > 第347章 七镇防线

第347章 七镇防线

这种制度后来被西方模仿,有了教皇封国,这也是西方各国的起源。

历史上真正被大唐灭国的的民族只有寥寥几个,第一个就是高句丽。百济其实不算,是灭高句丽的时候顺手拍死的。

然后是突厥,再就是薛延陀。没了,其他民族都只是臣服。吐谷浑是被吐蕃灭掉的。

这几个国家各有死因,都是左次三番的晒脸,屡教不改,把大唐彻底激怒了。

当时灭了高句丽和百济之后,只在辽东半岛上的尖尖那地方有一点国土的新罗,覆灭可能也就是一个命令的事情,但大唐收兵了。

这才有了后面的新罗的不断壮大,甚至反过来还想夺取整个东北的控制权。那地方的人在历史上就是以不要脸出尔反尔著称的。

“老朽,老矣。”呆了半晌,戴休颜吐出一股浊气,感叹了一声。张军的想法他无法判断对错功过,索性就此打住,不问不说也不听。

“郡王不老,郡王有大作用。”

张军笑着握了握戴休颜的小臂:“军官学院乃大唐陆军重中之重,一切皆须仰仗郡王,我只希望郡王爱惜身体,为我陆军训练英才。”

“节镇此言确是夸大了,”戴休颜笑着摇头:“老朽只是虚占其位,节镇所著功课老朽也是日以习之,领悟不断。”

张军有点受不得夸,脸上有些发热,摆手看向户外:“郡王莫要夸赞,增还需郡王等时时苛责,以免懈怠。”

张军召来戴休颜的卫兵,厨丁和侍婢,详细的过问了一下老戴的私生活状态,运动量,吃饭睡觉的情况这些。

总体来看老戴的身体状况尚好,没发现什么问题。想来是少了些征战的原因。张军的出现改变了太多的东西。

张军这才放下心来,和老戴讨论了一下教学训练各方面的问题,对学院当下的教学训练情况做了检阅。

在每周例行的英烈塔祭奠仪式上,张军给全院师生做了讲话。

有近卫营的步枪表演在前,可以说全院师生的心灵都遭到了重创,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学院,对未来有了不一样的止标和憧憬。

张军讲的是家国,讲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理念,浅谈了一下战争,讲了一下大唐以外的世界,告诉他们,好好学习,以后带他们去看外面的世界。

我们去征服世界。

一番近两个时辰的演讲,把全院师生刺激的热血沸腾嗷嗷直叫,张军则挥一挥衣袖,带着媳妇女儿重新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经眉县到宝鸡,张军带着媳妇女儿顺路去了大散关,是视察,也是带着媳女闺女游玩散心。

安史之后,经过几十年的战乱,大唐周边的局势一变再变,失了大量的国土,原来的京畿六关,现在有三关都变成了边关,成为了守御吐蕃的前线。

张军现在的辖区,北起灵州南至剑南西川,七镇都和吐蕃接壤,陈仓关,陇关,泾州城,原州三城,灵州,都是防御吐蕃的重塞。

虽然他还没有接手山南西道和剑南两川,但敕诏已经下了,他已经是事实上的三镇节度。

李适这是把整个大唐和吐蕃的边界线都交到了他手上,不得不说倚重之意。

大散关是古关隘,是周朝散国的门户,是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里的重要地点,也是汉代抵御西羌的重要关卡。

汉代的时候还没有藏,而是羌人,而且是磨制石器的羌人。

城关离宝鸡城不到三十里,水泥车道已经修通,顺着姜水蜿延进入秦岭。

路上没有积雪,清扫的也很干净,虽然没有什么风光秀丽,但沿途山谷众多,到也有些情趣,反正小清禅瞪着大眼晴东瞅西看的挺开心。

张军之所以要转道来大散关,事关他后面的全部计划。

783年清水之盟,现任大唐皇帝李适同志承认了吐蕃的实际占领区,同意以现有边界做为两国的边界。

这直接导致大唐的防御进入紧急状态,失去了太多的地利优势。

张军的计划是先打南诏,封住吐蕃的南出口,然后从灵州发起攻击联络西域收复失土。

整个计划里有几个关键点,那就是已经成为边界防御关隘的陈仓,大散关,仙人关,飞仙关,金鸡关还有汉源城绝对不能有失。

这一线的关隘全部是只需牢牢防守,不让吐蕃越过一步即可。问题到是不大,冷兵器时代防守方本身就占便宜。

至于大渡城(泸定),张军考虑了之后感觉,并不适合做为防守的节点。

虽然两国约定大渡水为界,但大渡城和雅州之间相距太远,交通太难,补给不便,于是把防御放在了飞仙关。

如此一来,到时候只需要在雅州布置重军和后勤仓库,大度水一线就稳了。

而大散关,直接就是风翔的西南出入口,顺着姜水连接凤州至仙人关,自然更是重中之重。

这个凤州(凤县)的情况和大渡城有点相似。

凤州以西两国以清水为边界,但只要大散仙人两关不失,凤州这地方就算丢了也没有任何关系。

它处在吐蕃,大散关,仙人关三方中间交界点上,且无险可守。吐蕃即使下了凤州城,也还是要打大散仙人两关。

所以大渡城和凤州城就成为了整个由北至南防线上面,被自己人和敌人两边同时放弃掉了的神奇城池。

一方根本不守,另一边肯定不打。

至于陈仓关以北,从陇关,泾州到庆州一线是进攻的门户。

大散关已经经过了重建。在原来的老城关外面一里,以钢筋混凝土结构重新筑起了一道新的关隘,和老城一起形成了一个瓮城的结构。

老城这边,在新城关筑好之后,也开始翻修,是按照原来的古建筑方法重建,用砖石包裹,加宽加厚。

为什么要按照古建方法重建呢?主要是张军对水泥钢筋这玩艺儿没有太大信心。

这东西见效快,建筑速度能提起来,坚固性各方面也没问题,但是持久性就不太能令人相信。

古城古屋可以千年不倒,风采依然,但是钢筋混凝土这玩艺儿……一百年能不能?

六百年老城岿然不动,修缮完工数月新墙轰然倒塌,千年铁狮越保护烂的越快,几百年老建筑装上避雷针天天被雷击……

所以张军如果不是追求速度,还是更相信这个时代的工匠技人。

钢筋混凝土有没有用?有,修路铺桥,建筑工事都是好东西,是战争和发展的好帮手。但是对于永久建筑来说,张军感觉还是算了。

再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