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304 在AM顶刊灌水的计划(求订阅)

304 在AM顶刊灌水的计划(求订阅)

晚上八点,许秋前往218,向魏老师汇报了今天的测试结果。

“嚯,效率突破10%了?!”听到这个消息,魏兴思当即停下了手头的事情,抬起头,笑着说道:“之前陈婉清鼓捣了半天,效率一直卡在6%、7%上不去,果然还是要许秋你出马啊!”

“呃……”许秋挠了挠头,为学姐辩解了一句:“陈婉清学姐的功劳也不小,要是没有她的前期工作,现在我们做合成还需要耗费不少的功夫。”

随后,他将带来的U盘递给魏老师,说道:“这里有本次测试详细的性能数据,以及我接下来的合成规划。”

“很好!”魏兴思打开U盘中的PPT,认真查看起来,连连点头,最终点评道:“稳扎稳打的风格,很不错,就按照你现在的计划进行吧。”

PPT中没有提及给体材料的合成,许秋便额外提了一句:“给体材料的种类我们也要丰富起来,现有的宽带隙给体材料并不多。”

魏兴思认真思考了一会儿,点点头说道:

“这倒是一个问题,这么多年来,窄带隙的给体材料开发了很多代,目前最优的体系是PCE10,而宽带隙的材料因为和富勒烯体系不匹配,一直不受研究者的青睐,此前一直处于半停滞的状态,现存的宽带隙材料并不多,确实有必要自行合成。

之前组会上韩嘉莹的合成路线是你想出来的吧,还是你有远见啊,早就计划好了,一环套一环。”

许秋“嗯”了一声,没有多做回应,他当时的想法是只要给体、受体材料数量足够多,通过模拟实验系统进行遍历,就能从中找到相互匹配的最优体系,也算是有远见吧,和魏老师的说法并不冲突。

魏兴思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笑着说道:“说实在的,我之前根本没有想到ADA的非富勒烯体系的器件性能能做到这么高,幸好你有提前准备,不然等徐正宏那篇《自然·材料》发表我们才开始做,就有些晚了。至于现在,我们应该能发表不少好文章,得好好规划一下……”

许秋点点头,接话道:”我打算以PCE10:ITIC做为基准体系,现在效率已经可以达到8%了,大概率可以发一篇AM级别的文章,然后再推出这个效率突破10%的体系,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推及至其他Hxx系列、PBDB-T体系的宽带隙给体,以及对IDTT和ICIN单元的优化改进得到的ITIC衍生物。”

“这个思路不错。”魏兴思理解了许秋的意思,最先圈定一个效率不高不低的PCE10:ITIC标准体系,8%就刚好合适,之后针对标准体系的每一次改进,效率只要能达到8%以上,都可以发(水)一篇文章。

见识到ADA类型非富勒烯材料的潜力后,魏老师也产生了更大的野望,比如能不能冲击《自然》大子刊,甚至CNS主刊,于是他向许秋试探问道:“不知道按照你的优化路线,新材料有没有机会打破有机光伏的世界纪录,做到12%以上?”

“具体能够到多少我也不清楚,”许秋摊了摊手,说道:“不过,新体系大概率能够做到比10%更高吧。”

“我明白,”魏兴思点点头,知道自己是太过心急了,随后说道:“那就先稳步推进吧,张疆合成实验让邬胜男跟进,你先把这几个体系器件和表征做起来,把几篇文章写出来,现在的器件效率应该冲不上《自然》大子刊,我们先多投几篇AM、EES吧,要是涉及到复杂的合成,我们就投JACS或者Angew。”

“行。”许秋答复道,这倒是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和,现在的他已经有能力在AM这样的材料学科顶刊灌水了,当然也只是暂时的,等其他人看到他们报道的ITIC这个结构后,一定会及时跟进的。

现在手上还挂着三选一的进阶任务,发表CNS主刊难度太大,暂且不考虑,突破效率的世界纪录和发表十篇一区的任务可以同步进行。

表面看起来,打破效率更简单一些,毕竟现在就已经10%了,而且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

不过,受限于有机光伏材料光吸收范围窄、能量损失大、激子扩散长度短等问题,对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来说,器件效率达到10%之后,之后每一个百分点都是一个不小的瓶颈,比如从10%到12%就卡了六年,当前12.2%的世界记录更是停滞了三年之多。

也就是说,D单元用IDTT替代IDT,以及A单元用ICIN-2F替代ICIN,这两种方法虽然各自都可以把器件性能从6%提升至9%、10%,但是将两者叠加起来,具体的提升效果如何,尚不清楚,大概率是提升的,但可能只有0.5%、1%的提升幅度也不一定。

而系统的要求是超过世界纪录0.5%,也就是12.7%,已经接近了13%,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

当然,如果运气逆天,直接找到了一种非常NB的材料,实现效率的跃升,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钙钛矿光伏体系就是眼前活生生的例子,它大约从2013年开始出道,刚被报道没多久,效率就达到了13%左右,直接一跃成为研究大热门,现在只过了几年,最高效率便达到了22%,要知道无机硅太阳能电池到现在已经开发了40年,目前的最高效率也不过2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