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463 《科学》初稿完成,魏兴思的提议(求订阅)

463 《科学》初稿完成,魏兴思的提议(求订阅)

“在上述分析和半经验分析的指导下,我们报道了一种溶液法处理的,二终端法双结有机光伏器件,其光电转换效率为【16%】。”

自此,引言结束。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可以引言中的整个故事由七部分组成:

有机光伏大领域的好处、当下的进展、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叠层器件小领域的好处、当下的进展、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工作如何如何NB。

其实,是有些套路化的。

但这个就和网文的套路一样,很多套路虽然比较古老,但就是有用。

之后正文的话,就比较中规中矩了。

许秋就是按照之前规划的三张图片主要进行分析。

当然,正文图片虽然只有三张,但其他表征实验也都是要做的,只是被放在了支持信息中。

支持信息中一共被许秋塞入了十多张图片和表格。

受限于篇幅,这些表征测试在正文中只需要简单的提几句就可以了,不需要详细展开叙述。

现在唯一缺少的表征实验,是光电性能的第三方检测,需要送样到种花家计量科学研究院NIM。

不过,这个数据暂时也拿不到,因为送样检测的器件效率要和文章中报道的相匹配。

也就是说,要等什么时候器件效率到16%才能去送样检测。

文章的末尾,许秋暂时引用了30多篇参考文献。

其中,《自然》、《科学》加起来引用了六篇。

不过都是短评类型的,许秋并没有看到近些年有机光伏领域实验工作类型的《自然》或《科学》文章发表。

《自然》大子刊的数量有八篇。

一方面,叠层器件发表在《自然》大子刊上的工作还是蛮多的,有六篇。

另一方面,也包括徐正宏之前IDTBR材料的《自然·材料》,以及自己刚刚发表的《自然·能源》。

NC有四篇,包括自己课题组的一篇,徐正宏的一篇,还有国外两个课题组发表的两篇。

自己课题组的那篇NC,许秋引用的是学妹的那篇H43给体材料的工作,没有引用自己3D-PDI的那篇。

毕竟学妹那篇做宽带隙给体的,还算研究领域相关,自己的那篇是做PDI的,研究领域八竿子打不着,引用过来就有些吃相过于难看了。

剩下的不到20篇参考文献,基本上都是AM级别的文章。

所有引用的参考文献,都是许秋精挑细选的一区文章,没有一篇是二区。

在引用过程中,许秋尽量做到除了自己课题组外,其他相关领域的课题组雨露均沾。

这也是科研圈的潜规则。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发表一篇文章的时候,尤其是高质量的文章,引用的参考文献要覆盖细分领域下尽量多的研究者。

不然,说不定你的文章就到人家手里了,对方扫一眼参考文献,看到你都不引用我的文章,就直接无脑拒你……

而且,客观来讲,也确实应该把所有相关的研究者的工作都引用上。

因为,在做一项工作的时候,肯定是要阅读大量这个领域文章的。

而读完了别人的文章后,在设计实验,或者写文章的时候,或多或少就会用到其他人的想法,有时候可能自己都不知道。

别人看似没有帮你什么,但其实你已经是站在了其他人的肩膀上。

从道义上来讲,也得感谢一下别人的贡献。

那怎么感谢呢?引用他们的文章。

在参考文献之后,就是顶级期刊都要列明的作者具体贡献。

许秋就按照每个人实际的贡献进行了标注。

至于学妹,她和学姐一样,之后让她们都去帮忙改改最终版的文章就是了。

完成了《科学》文章初稿,许秋将它拷贝到U盘中,前往218找魏兴思汇报。

魏兴思收到消息,满脸喜色的从许秋的手中接过U盘,说道:“蛮快的嘛,快来给我看看。”

因为只有2500字,篇幅比较短小,所以魏兴思选择一次性读完。

大约十分钟后,魏兴思阅读完毕,他长呼了一口气,说道:“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现在看你的文章我都不用改了……”

顿了顿,魏兴思继续说道:“工作上就差效率了,16%……我们应该可以做到吧。”

许秋斟酌了一番,点点头说道:“大概率是可以的。”

魏兴思“嗯”了一声,沉默了大约五秒钟,突然转头看着许秋说道:“要是这篇《科学》文章能够顺利发表的话,之后课题组里有机光伏领域相关的文章,我可以给你挂通讯作者……我只要这一篇单独通讯就够了。”

许秋挑了挑眉毛,和魏兴思对视过去。

见魏老师不像是在试探,许秋便点点头:“好的。”

按照惯例,一作加通讯的待遇,基本上只有非常强势的博后,或者已经有正式教职的课题组小老板,才有机会可以拿到。

像之前连发五篇《自然》的曹某,他前面发的四篇《自然》,因为他是MIT博士生的身份,所以只是第一作者,而不是通讯作者。

一直到第五篇《自然》,曹某才拿到了一作兼共同通讯作者的身份。

这个通讯作者一拿,基本上就表明了这个研究者,已经是比较独立的研究者了。

在学术圈的表现,就是正式剥离了学生的身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和导师平起平坐的存在。

现在,许秋离这一步已经非常的接近了。

当然,前提是他这篇《科学》能够顺利发表。

魏兴思留了一个《科学》文章拷贝后,许秋顺走一瓶巴黎水,告退返回216。

《科学》文章撰写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叠层效率从15.5%冲击到16%以上。

不过,许秋没有立即投入到实验之中,因为他这周四还有一门考试,而且之前他完全没有复习,所以需要准备一下。

周四的考试是开卷的《复合材料》,这门课程虽然在研究生阶段的内容更加深入了,课件也换成了纯英文的课件,但具体内容其实和本科时候大差大差。

许秋估摸着,这门课程本科期间已经学习的部分,占比超过70%,研究生阶段只增加了不到30%的进阶知识。

这也是为什么许秋只给这门课,安排不到一天复习时间的原因。

周四,许秋带着打印好的课件以及制作好的目录,前往考场,开始考试。

这门课的授课老师,是许秋本科时的辅导员,于强。

许秋对于强还是比较了解的,对方出具的试题特点就是题量非常大。

这次也不例外,到手一张试卷正反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小分值的题目。

好在,许秋的应试能力非常强,面对这种情况非常得心应手。

考试时间是90分钟,在大约60分钟的时候,许秋就已经做到了最后一道题目,前面的90分基本上能拿85分以上。

不过,看到最后一道10分的大题,许秋心中暗自感慨了一句:“于强还挺鸡贼的。”

前面有90分的题目都是在课件上能够直接找到的,有些藏得可能比较隐蔽,但仔细找找也是有的。

而剩下的这10分,考的是课件上没有的,于强在课堂上单独讲的内容。

好在那节课许秋并没有完全划水,还是稍微听了一些,留下了模糊的印象,他结合自己对复合材料的理解,算是顺利答出了问题,估计能拿一半以上的分数。

加起来能有90分,一个A基本上没跑了。

许秋也能理解于强老师的做法,对方希望让那些在课堂上认真听课,付出过的人有一些回报。

但怎么说呢,许秋本科已经修读过一遍同名的课程,现在重新修读,就算不认真听课,可能也比外校过来的学生认真听课要领先。

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应试能力也都是有差别的。

同样努力,有的人去了清北大学,有的人累死累活可能连本科都考不上。

换言之,公平都是相对的。

PS:和有机光伏相关的《自然》大子刊,主要是《自然·材料》、《自然·能源》以及《自然·光电》,之前有几个地方把《自然·光电》错写成《自然·光学》了,但因为VIP章节改起来比较麻烦,要找编辑申请权限,所以就不改了。当然,这个翻译也是我自己翻译的,实际上不太会有人说中文,一般都会直接说英文,Nature Photonics。其中,Photonics的译文是光电子、光子学、光子、光电学。

PS2:3月29-31号,有连续三天的双倍月票……虽然这个月月票现在已经破千了,大概率是上不了2000+,但该求的票还是得求的,所以大家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