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吸附法就是利用沸石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能力更强,使氧气在分子筛在另一端富集。当分子筛吸附的氮气接近饱和后,降低分子筛上的压力,让氮气释放出来,使分子筛得到重复利用。两个以上的吸附床轮流切换,便可连续生产出氧气。
原理很简单,但是制造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就像后世的光刻机、航空发动机一样,原理我们都知道,但我们国家就是做不出来,为什么?
后世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某个项目国产化率达到了90%,甚至%,总是差一点达不到100%,如果你仔细去看看,就会发现那些没有国产化的通常都是风机、压缩机、泵、阀门、仪表、传感器等设备。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在变压吸附技术上,我们的起步并不完,但是我们国家的压缩机不行,电磁阀不行,自动化水平不够,一系列问题导致我们国家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可靠性差,技术、经济指标落后,不得不去国外进口设备。
一旦失去了市场,企业也就失去了生产的动力。
八十年代以来,在国际上更高吸附分离性能的沸石分子筛的相继开发利用,工艺流程的改进,变压吸附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我们国家原来从事变压吸附制氧装备研制单位的项目却相继中止,同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
其实仔细看,我们国家很多产业都存在这种状况——起个大早晨,却赶了个大晚集。
与省冶金设计院合作的另外一个项目就是热风炉。
后世我们国家虽然是世界第一大钢铁厂生产国,但是却利润微薄,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固然是上游铁矿石生产商垄断,几大矿山肆意提价造成的。
自然资源条件是天生的,我们很多人就算看到了也无法改变。
但是另外一方面很多人却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冶金设备也存在被外国垄断的情况,比如大型高炉的热风炉、炉顶设备,还有轧钢设备、真空循环脱气炉等这些东西,我们基本都是依赖进口。
以我国炼钢行业长期排名第一的沪上钢铁厂为例,高炉那一堆东西基本来自于日本的新日铁,而将钢材进一步深加工的2050毫米热连轧机,机械部分是德国西马克制造的,电气部分是德国西门子。
这些设备的价格动辄几亿,十几亿,乃至更高。
而且这些东西还不是一锤子买卖那么简单,买了外国的设备,还要买外国的服务,很多工业设备后期的服务费才是大头。
可以说一上一下,利润的大头基本被外国人拿走了,我们国家的钢铁产业,留下了巨大的污染后,利润率往往甚至还不容易以吸血闻名的代工厂。
……
现场除了那人介绍的声音,就只有稀稀落落的喝茶声。
对于能够打破国外垄断的技术,杨东升当然会支持。
搞低端技术,然后去跟人家打价格战,事实已经证明是没有前途的,否则杨东升就会高高兴兴的去接手家电厂了。
但问题是杨东升前世见过不少项目,打着填补国内空白的旗号,最终却是骗科研经费,“汉芯事件”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尤其是面前这群人,刚才光是分座位,他们就折腾了半天,有好几个人的派头比杨东升见过的市领导还要大,他们领导的这些项目到底是真的能填补国内空白,还是投产即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