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刻薄寡恩,到后来,一个个站满朝堂的文武大臣,整天想着怎么样迎合新主子,你都背叛他了,还要求他对你恩宠,你要不要点脸?
还有一点,说他性格操切。大明朝廷已经到了水火兼油的程度,他能不急吗?天下所有的人都不急,如果他再不急,那这个老大帝国就根本存在不了17年,建奴第1次入寇的时候,就已经轰然崩塌了。
而现在赵兴做的种种事,都在为皇家考虑。就比如说外面传言的赵选官,崇祯就认为,他们纯粹是胡说八道。
科举选材,我也希望不让赵兴主持,可是,我让你们主持,结果你都给我卖了,到不是谁选了,干脆你们给我来了个谁卖了。
同时,赵选的,不也是自己的门生吗,而这一次,赵兴提议监军提督是自己的大伴,就是让自己掌握军权,掌握那些监军,这样的坦荡无私,你还要说什么?
所以,崇祯大笔一挥,这事就定下来了。于是,按照赵兴内心实际的思维,大明的政委们,就真正走马上任了。他提出来的“忠君,爱国”的治军口号,让大明的军队,开始成为有灵魂的军队了,三年后,配合了整军完成,战斗力直线上升了。
而在赵兴有理有据的力争下,在他抛出了整编军队的条陈后,东林党人认为这是赵兴的让步,也就不得不退让一步,同意了这个办法。
这样一来,朝廷里难得的出现了和谐的局面。
然后,温体仁就提出了那个至大明于死地的征收辽饷的事。
这一点赵兴带着保皇党坚决进行了反对。
温体仁就笑眯眯的道:“既然赵大人反对,那么,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财政危机吗?”
赵兴就铿锵回答:“我不是像杨嗣昌那样,削减官员的俸禄福利。”这是他再次的退让,这很让官员们满意:“但,我会在三年之内,做到百姓不加赋而国用足。”
百姓不加赋而国用足,这是中国历朝历代而不能得到的,赵兴这样说,当时震惊了全场。而最让全场震惊的是,赵兴还信誓旦旦的表示:“为了修养百姓,我将在三年内,让国用足的情况下,为百姓降低赋税,不多,一半吧。”
这已经不是震惊了,而是满堂哄堂大笑,大家笑话赵兴,这是信心爆棚,已经爆炸了。
看着满殿的大臣哄堂大笑,冷嘲热讽,赵兴嘿嘿冷笑:“笑吧,笑吧,看谁笑到最后。”
现在,赵兴掌握着害人的锦衣卫这个特务机构,监军制度,又等于掌握着天下的军队,掌握着皇上的信任,掌握着大明真正中流砥柱的几个老臣的支持,所以,赵兴认为自己的时机成熟了,于是,他决定,点燃王庆一死难的导火索,干一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