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一章渡娘

先检查一下屋顶的茅草整不整齐,如果不整齐需要去找专门的负责人索要茅草,这个时代人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而且推崇先公后私,连种田都要先种公田再种私田。

庐一共有三间,一间是芸姚居住的地方,是坐西朝东,中间坐北朝南的一间是为尊贵的宾客准备的,坐东朝西的一间是为奴隶准备的。

血脉为尊、为贵的时代,有身份的人根本不会和没身份的人待在一个屋子里。

拿着自己编的芦花扫帚,简单打扫一下,毕竟每天都会打扫的地方不可能有什么灰尘。完成了简单的清扫,就要开始做饭了,从私人瓦罐里拿出粟,也就是小米,再从私人的柴堆里拿出木材准备生火造饭。

因为是庐,是接待宾客的地方,是国家机关,所以国家会准备小米和柴火,不过这些都是有专门的人记账的,而且每年岁末都会有人来登记,所以也要公私分明。

庐只是最低等级的驿站,只给客人提供最简单的食物,只有小米,所以除了小米之外其他的食材都是芸姚私人的。有父亲传给她的陈年咸肉,也有她钓上来风干的鱼干,自然主食也是小米,并没有蔬菜和瓜果,这两样都太奢侈了。

可能有人要说这么不发达,野地里不全是野菜?很遗憾,周朝正是农业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芸姚这边已经没有野地了,只有一座没有开发的山,可是有山人看守,属于公家财产,谁敢动就是犯罪。

所以山里的野鸡才叫得这么欢快,如果是无主之地,它早就成为野人的盘中餐了。

切了一些鱼干,寡淡无味,芸姚的所有食材中,有咸味的只有祖传咸肉,只有大节日才会吃,枯燥的饮食结构对于前世肥肥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折磨,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

十五里地看着似乎很多,其实以这年头的生产力来说,也就勉强让芸姚这个男爵的采邑能运行下去,堪堪保住爵位罢了。因为十五里地可不只是自己的,按照周朝的井田制度,所有土地名义上都是周天子的,各级贵族也只是代为管理,都是要交税的。

男爵的税率是四分之三。井田制是把田分为井字,也就是九块。中间是公田,也就是给贵族的税,如今芸姚手上有二十块公田,税率是四分之三,也就是说十五块公田的收成是要上交给鲁国国君的,要是不交,就没收爵位,剩下五块公田的粮食是属于芸姚自己的。

可能有人要问一块井田不是还有八块私田么?上面的粮食呢?当然是耕地农民的,也就是野人,他们只能耕地,八块私田一家人吃一年,他们是很难有其他的食物来源的,而且做的还是重体力活,同时基本上一家都有五六口人,平均下来也就是一口人一年就靠一块多的私田。

芸姚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拿五块地的公田收成,这就是贵族和野人的差距。而且公田基本上都是上等田,出产更多,而私田都是中等下等的地,出产少。

刚刚穿越,芸姚也想过做出一番大事业,可是来了才知道西周这环境真不是一般人可以翻天的。阶级森严,野人一辈子都被拴在土地上,而且周礼的分工深入到方方面面,根本没人会听她的胡言乱语。

所以整整十二年,哪怕父亲去世的两年后,芸姚依旧是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