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大明匹夫 > 第16章 故人

第16章 故人

南门外乡兵大阵滚滚而来,王泰在千军万马之中纵横捭阖,顾盼自如,城墙上的众人都是目瞪口呆。

“张壮士,秦兵的那员长枪大弓战将是谁,怎会如此凶猛,虽古之虎贲,亦望其项背!”

张元平看向城外,还未说话,一旁的张名世不知什么时候上来,旁边还跟着山东布政使张秉文和济南府大小官员。

城墙上也是增加了许多新兵,城外援军来到,城中也是毫无保留,把剩余的将士全部派了上来。

看来,城外的大战,已经让整个济南城都为之震动。

“大人,此人便是咸阳乡兵的主帅,西安府守备王泰。此人文武双全,在西安府赈灾垦荒,活民无数,陕西有名的大善人。”

张名世首先开了口。秦兵是他父子招来,他自然可以小得意片刻。

宋学朱不敢怠慢,赶紧见礼。

“张公,你也来了。”

“大人,秦兵来援,这么大的事情,老夫岂能不来。大人还是早早准备,做好秦兵入城的事宜。”

张秉文和张名世等人,与城墙上的众人见了礼,重新把目光投向了城外。

“张壮士,这是你说的乡兵吗?这分明是国之虎贲,恐怕秦兵也是不及!”

张秉文刚上城不久,城外的一场大战,只是看了个末尾。

“大人,他们确实是来援的乡兵。家父一手新建,王泰居功至伟,小人也是出了一份薄力。”

张元平看着满脸通红的张秉文和宋学朱, 重重点了点头。

他也没有想到,王泰一手训练的乡兵,竟然如此骁勇,原来的担心,全都落回了肚子里面。

张秉承一惊,奇道:“原来张壮士还有一手练兵的本事,这样说来,以后济南府的练兵之事,就要多麻烦张壮士了。”

张元平父子招来救兵,他又亲自上城御敌,守卫济南府,功莫大焉,张秉文自然要卖他父子的面子。

“多谢大人!”

张元平大喜过望,赶紧拜谢。

张秉文是山东左布政使,一省的大员,他开了口,自然是一言九鼎,他的一份前程,看来是少不了的。

张名世上前,对几人轻声道:“各位大人,秦兵来援,虽是冲着济南城危难,但却是与国法相悖,一旦落入朝廷某些人的耳中,一个私自出兵之罪,恐怕就够王泰受的。是以……”

张名世微微一笑,众人都是心知肚明,一起点头答应。

“一方有难,越省救援却于律法不容,我朝弊规多矣。”

宋学朱摇了摇头,立刻抬起头来,义正言辞。

“若是本官能回到京城,一定会向陛下陈此弊端,以正人心!”

张秉文苦笑一声,言道:“宋大人刚正不阿,在下佩服,但鞑子劫掠四方,陛下一定会龙颜震怒,宋大人还是要注意分寸,不要和陛下……”

张秉文并没有说完,宋学朱点了点头。

“张大人放心,能不能回到京城还未可知,先守好了济南城再说吧。”

众人心里都是一沉。秦兵即便进了城,能不能守住,还真不知道。

张元平却是大声道:“各位大人放心! 只要有秦兵帮着守城,鞑子不丢下几万尸体,休想进城!”

众人看他信心十足,也都是振奋。

“国家危难之时,我中华总有英雄,今日所见,才知其言不虚!”

宋学朱一声长叹,眼看着秦兵前军已经进了城门。

“大人,小人下去迎接秦兵!”

张元平急急忙忙离开,张秉文忽然开了口。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各位,秦兵既然来援,那么朝廷的大军在那里,卢督师和高公公的大军在那里?”

宋学朱也是哑然。派出求救的军士达七次之多,卢象升和高起潜却是杳无音讯,难道说,朝廷的精锐,已经被击溃?

他正要吩咐左右官员准备入城事宜,张秉文忽然大喊了起来。

“那不是高起潜高公公吗?他的关宁军呢?他怎么会和秦兵在一起?”

张秉文一连三问,众人都是心头狂跳。看高起潜这样子,肯定是败了。高起潜败了,卢象升部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张名世轻轻叹息了一声。看来,卢象升并没有接受自己的建议,移师巨鹿城中。

王泰这小子,竟然真的是未卜先知!

城外的大战,早已惊动了城中所有百姓,他们纷纷涌上了南城墙,注视着滚滚进城的增援大军,目光中满含敬意。

自济南被围城以来,这可是唯一前来增援的义师!

“不要紧,排好队伍!”

“炮车在城门口布防,长枪兵、刀盾手依次进城,火铳兵断后,掷弹兵掩护!”

人马进城,有条不紊,几十辆炮车在城门口布成几排,对准追赶而来的清军,不断发炮。

“狠劲轰,炮弹都给老子打完!”

瘸腿胡东坐在马上,指挥着炮手发炮,眼神里面都是狰狞。

“把总,炮弹打完了,守城怎么办?”

炮手一边开炮,一边问道。

“城里有的是炮弹,再说了,这才几十门火炮!”

胡东大声道:“大人说了,打完炮,大家伙就进城。要让鞑子们知道咱秦兵的厉害!”

火炮声隆隆,南城门口硝烟弥漫,火铳声不绝,火铳兵边打边退,清军箭矢乱飞,火铳兵虽然有人不断倒下,但却不徐不疾,一边射击一边后退,有条不紊。

火炮一起发射,追上来的清军死伤惨重,尤其是前排的汉军,一片片地栽倒,地上全部都是尸体和在血泊里蠕动惨叫的伤者,眼看着城门上的火炮又响了起来,秦兵已经缓缓进城,清军终于终止了追击。

再追下去,还不知会有怎样的死伤?

“啪”的一声,狠狠一记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