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老院士,心情都很振奋。
“在晚期结肠癌领域,一直以来,咱华夏只有津市王登保这一项‘半成品’技术在苦苦支撑,可惜还对病人的长期疗效并不好。“
“所以赵院长的这个项目的成功,才显得愈发难能可贵。”
谢东树院士问道:“赵院长项目的术后数据出来了吗?”
廖庆仪笑道:“出来了,虽然具体还不能细说, 但赵院长和我透露,数据非常喜人,项目成果非常成功。”
秦明辉院士也笑道:“这种新思路,赵院长当初是和我俩简单说过的,他的逆向思路非常脑洞大开,再加上他过硬的技术,这项目的成功, 是迟早的事儿。”
……
医疗科研总部,手术完成后, 就更没有赵培儒的事儿了。
他让王登保、郑远、路瑶瑶、牧思思等人,负责整理资料,将项目成果上传到国家医学会。
再撰写论文,发表到国家医学期刊上。
有这些精英骨干们,这些“小事”根本轮不到赵培儒做,下面的人自然就能全部弄好。
……
最终,论文发表在了《外科医学》上,这是华夏外科领域,数一数二的专业期刊了,影响力极大,很多老院士发论文,都会选择在这家杂志上发。
论文一发出来, 几乎所有消化领域的从业者,全都看到了。
全国的消化领域老院士们,也都在订阅这份专业医学杂志,当看到赵培儒这篇论文时, 不禁拍手称赞!
“这疗效比起之前津市王登保的,要好很多啊!”
“这么好的疗效趋势,以及根源上的切除彻底性,预期长期疗效也会远远好于津市王登保的那份研究成果。”
“晚期结肠癌领域,一直都缺乏重要的支撑性技术,这次赵培儒院长的技术很好的弥补了这个缺陷!”
“是呀,这个研究成果,太重要了!虽说只是针对晚期结肠癌,但对整个结肠癌领域的研究治疗,都有很多帮助。”
整个行业内的高端话语中,对赵培儒这次的项目、论文的评价,都非常高。
……
赵培儒给廖庆仪院士,打了个电话。
他这条任务链的最终目的,是”提名工程院院士“。
也不知道难不难,流程如何。
廖庆仪院士,是他认识的人当中,相关领域地位权势最高的,他想走的路,这位廖院士都曾经走过。所以赵培儒打算先问问他。
廖庆仪院士一接到赵培儒的电话, 先是笑着夸了一通:“赵院长, 你的论文我看了,非常棒!由内而外的原则思路,非常大胆,也非常有效!”
他开玩笑道:“另外,我的人,你什么时候才还回来啊?”
赵培儒笑道:“我今天就给他们放假解散了,应该明天就能回去了。”
他心里,对廖院士也很感激。这次“借人”,廖院士不仅把石卫萍、陈彤运这两个跟随过他的骨干借了过来,还额外又借了六名骨干,对他的帮助最大。
“廖院士,我想和你打听个事。”
“你说。”
赵培儒问道:”工程院院士……我怎么才能被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