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我盗墓被直播了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第一百一十一章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至于为什么叫文武方门”

曹七七稍作思忖:

“文武方门”这个名称都出现于清代文献里,而明万历年间的《上元县志》和《江宁县志》以及《应天府志》中是找不到相关的条款。

“现有靠谱的说法是:根据明朝的君、臣、主、仆各行其道而得名”

说罢,曹七七指了指门头上的‘文武方门’竖匾:

“这是年重修陵宫门的时候,特意制的匾额”

“走吧,咱们进去看看”

曹七七迈步朝门内走去。

“终明一朝,南京明孝陵一直是祖宗根本之地,备受尊崇。每岁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国之大事,均需遣勋戚大臣祭告。”

明清鼎革,明孝陵仍享有崇高的地位。

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玄烨下江南拜谒孝陵,题“治隆唐宋”碑于碑亭。

“这尊碑文咱们很快就能看到了”

说话间曹七七依然进入了文武方门门内:

“清朝康乾年间,康熙南巡,六次遣官拜祭,五次亲往谒陵;乾隆六次南巡,更是次次至明孝陵“拈香奠酒”。且二人祭拜时均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可谓优渥有加。被时人誉为“礼文隆渥,逾于常祀,是乃千古盛德之举”。”

跨入内门,抬头便见前方一座红墙小瓦建筑,此殿歇山顶,三开间,亭内正中立有碑刻,走近可见上刻“治隆唐宋”四个大金字。

“前面就是碑殿,正中那块石碑就是康熙帝题“治隆唐宋”碑”

在碑殿台阶下站定,目视前方,殿门外同样矗立有一块黑色敬告碑,曹七七瞟了一眼,目光聚焦向正前方,说到:

“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原为5个门洞,后被毁。碑殿是清朝时改建的”

曹七七一步一步踏上台阶,很快就进入了碑殿,踏入殿内景象豁然。只见正中‘治隆唐宋’石碑,碑身有裂痕,碑高3.85米,宽1.42米,厚度0.38米。底部下有驮碑龟趺。其驮碑龟趺与众不同,脖子出奇地短。

左右两侧各有1块石碑,之前由于光线原因在门外远观不曾注意,此时进入殿内方才看清楚。对比观之,‘治隆唐宋’最高。无无独有偶,3块石碑都嵌入红墙之内。

“不是说五块石碑吗?这才三块,还有两块呢?”

直播间众人左顾右盼:

“难道损毁了?”

“没有损毁,在殿后东西两侧各有一块卧碑,”

曹七七指了指石碑后。

“治隆唐宋?康熙帝为什么写这四个字呢?”

“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朱元璋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朱元璋对明朝的治理要比唐朝、宋朝还要好,明朝比唐朝、宋朝还要兴隆。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御题。”

“是康熙皇帝对朱元璋的称颂,也是对明朝的称颂。”

曹七七解释道: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是对大明的写照”

远迈汉唐,出自《明史·成祖本纪》“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据明史记载:“自成祖以武定天下,欲威制万方,遣使四出招徕。由是西域大小诸国莫不稽颡称臣,献琛恐后。又北穷沙漠,南极溟海,东西抵日出日没之处,凡舟车可至者,无所不届。自是,殊方异域、鸟言侏离之使,辐辏阙廷,岁时颁赐,库藏为虚。而四方奇珍异宝,名禽殊兽,进献上方者,亦日增月益。盖兼汉、唐之盛而有之,百王所莫并也”。

“这么强?”

众人诧异。

“举个例子”

曹七七说到:

“明成祖朱棣期间,粮食多得因为吃不完都在仓库里腐烂,这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明成祖五次出征蒙古,每次都是五十万大军,军粮的供应源源不断,这在其他朝代根本做不到。”

蒙古当时最强盛的就是鞑靼和瓦剌,明成祖很有趣的一点就是看见哪个强盛起来,他就去攻打哪个。一开始是鞑靼比瓦剌强大,所以明成祖第一次出征蒙古就攻打鞑靼,结果把鞑靼打得屁滚尿流,实力一下子衰弱下去,结果在瓦剌和鞑靼的争斗中,瓦剌开始占优势,明成祖看见瓦剌有可能统一蒙古,于是又进行第二次亲征蒙古,结果又把瓦剌打得屁滚尿流,这一下的瓦剌的实力又被他打的衰弱下去,结果鞑靼又开始占上风并且不太驯服和听话。于是明成祖又第三次亲征,结果这回鞑靼是望风而逃,根本不敢和明朝的军队交战,连老窝都不要,一直逃到北边,这样鞑靼在蒙古的实力和威信又衰弱下去。

中国历史上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对匈奴也好,突厥也好,都没有占据如此大的优势,匈奴突厥基本还是可以同汉唐的军队进行一些交战。而到了明朝,却出现,蒙古军队被明朝军队打得心胆皆碎,望风而逃的局面,实在是自古以来未有的情形。

“可见明朝国力之强盛”

“我屮艸芔茻”

“牛皮”

“记得好像不和亲的骨头最硬的就是大明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