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怀斯和他的三位记者朋友一起,坐在剧院第14排中间位置,谭嵩就坐在他们之前4排。
从谭嵩所坐的第10排开始前后挪动4排的中间位置,都属于剧院最好的聆听和观看区域,或者叫Vip区域,卖票的时候这个区域的票价也会比剧院的其他区域高上很多。
剧院后排自不必说,没有良好的视力根本就看不清舞台上演员的动作细节,演员脸上的表情那就更不用说了。至于聆听方面,坐在后排倒是并不会有特别差的体验,只不过想要听到轰炸般的爆棚音响效果,那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即使剧院用上最好的远程音箱,也只能让最后几排的观众不觉得演出时的声音太小而已。
再往前则太靠近舞台,虽然能把演员的动作和表情看的更加清楚,但是过宽的视野会让观众只注意到细节而忽略了整体,对于演出的整体印象会显得非常零碎。而且前排太靠近主音箱,坐在两侧座位上的观众,会因为直面主音箱庞大的声压而觉得有些吵闹,坐在中间位置上的观众,却又有可能因为角度的关系觉得声音还不够大。
剧院可不是能够用上360度环绕音响的电影院,功能不同,需求不一样,音响系统的搭建方式那就完全不同。
所以在举办正规演出的剧院里,只有主音箱发出的声音投射聚焦处的前后一小块区域,才是最佳的聆听位置,也就是谭嵩他们所坐的位置。那样的位置一般都会位于剧院座位的三分之一处,那里同样也是观看演出时视野最佳的区域,舞台上的整体和细节都能完全收入眼帘。
卖票卖得贵一点也是有道理的。
……
演出还未进行到最后,比利?怀斯就已经收获满满。
作为一名专职的录音教授,这场演出给他也提供了不少可以吸收的营养,这是在观看演出之前比利?怀斯没有预料到的。别的不说,单单蓝天对于音响系统当中低音的处理方式,几乎就给比利?怀斯上了一课。
跟大多数美国人一样,比利?怀斯从小接受的也是美国式调音和美国式录音的熏陶,作为美国式的基本特征之一,低音的量感一定是十足的,听感非常丰润,甚至称得上丰腴富态,就像一个雍容华贵的贵夫人。
然而这样的低音美则美矣,行动方面却不免迟缓呆滞。
蓝天手下的低音却完全不同。
蓝天讲究的并不是什么更多的量感,即使是底鼓的量感在他手下也只是将将够用,绝不会人为造成低音方面的满溢。蓝天更强调的反而是低音下潜的深度、弹?性以及质感,他做的是减法。在比利?怀斯的听感当中,蓝天调试出来的低音就犹如一颗颗弹?性十足的圆球,轻轻一按就会跳上屋顶,或是直接扑入观众的胸膛,哪怕坐在最后一排也是同样的感觉。下午排练的时候,比利怀斯就曾经亲自坐在最后一排,感受过这种速度感十足的低音的冲击。
这种方式不仅美国式调音当中不曾出现,就是从不追求声音的量感、特别讲究声音塑形和颗粒感、速度感的欧洲式调音当中也从所未见。只有在英国伦敦那座被誉为世界第一录音棚的艾比路录音棚(Abbey?Road?Studio)当中,那几位世界顶尖录音大师在录音棚里实现过这样的声音塑造。放到现场调音当中,这绝对是一种创举。
比利?怀斯坚信这一点。
这样的做法带来的好处,在演出进行到半场之后就已经渐渐显现了出来。
放在平常的演出当中,一个小时以后观众们就会渐渐有些感到疲劳,因为持续不断的声音轰炸会让身体不自觉的加快疲劳的产生。但是在这场演出当中,即使已经连续欣赏了十几首乐曲,观众们的兴奋感却是越来越足越来越浓,本该出现的疲劳感觉丝毫不见踪影。
观众们并不知道其中缘由,比利?怀斯心里可是一清二楚。而且他知道虽然这是一种现场调音的处理方式,但是在录音棚里同样可以借鉴使用。
仅仅这一点,就足够比利怀斯好好消化一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