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这个异界需要革命 > 第一百三十二节 支线任务

第一百三十二节 支线任务

下午,刘知易去了法家徙木斋,法家的变动更大,法家是科举主力,每年都有许多学生考上进士,入朝做官。考中进士的,未必都有进士修为,只要进了太学,其实都有机会考上,因此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很有可能突然就考上了进士,成为朝官。而一些平时表现抢眼的学生,却可能名落孙山。徙木斋的斋长宋士杰就是如此,论实力,他早就是进士级别,去年恩科他就参加,结果落榜,今年会试志在必得,刘知易进炉亭的时候,宋士杰正在苦读。

即便如此,宋士杰对刘知易依然很热情,放下了书本跟刘知易单独谈话。

其他学生,对刘知易也很热情,但打过招呼后都开始温习功课,马上就要会试了。不出意外大部分人都会参加,万一中了呢。所以时间很宝贵,他们没人想浪费。

刘知易跟宋士杰交谈了一阵,感觉他信心似乎出了问题。他已经是进士修为,对此宋士杰还很感激刘知易,他曾直言不讳的告诉刘知易,正是因为刘知易几次辩法,让他颇有感悟,突破了进士境界。去年恩科,原本信心十足,借着一股初入进士境的锋锐,确实很容易高中,结果名落孙山,这样的打击太大。

“宋兄修为今年又有精进,考中应该不难。”

刘知易这么说,也这么想。宋士杰去年,跟刘知易辩过学法护法等法理后突破进士,后来没有考中,实力却实打实的放在那里。后来又经过跟嬴悝辩法,“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样的法理洗礼,修为更进一步,如今已经是进士八品的修为,没道理考不中。

“这谁说得准。万一今年考题偏科,就不好说了。”

宋士杰谦虚中带着焦虑。

一个八品进士,如果不出意外,都能考上。因为八品的实力,本就意味着他领悟的法理,已经到了一定深度。科举中,八品进士的考卷上,是能留下八品修为的气势的,哪怕经过誊录,誊录官也会单独分出来,优先送到阅卷官手中。对于这些境界实力足够的考卷,阅卷官都是优先录取的。夸张的说法是,进士级修为的考生,只要不在考卷上骂皇帝,一定能中。实际上是只要不是失误,基本必中。也有一些倒霉蛋,屡屡不中的例子。

何止这个世界如此,刘知易记忆中的那个世界,不也有许多大才子,明明才华横溢,可一到考试就拉稀。写聊斋的蒲松龄,考到了白头也没考上,著名的才子柳永,考第五次才借助恩科扩招,录取人数格外多的形势考中进士,那时候柳永都五十多岁了。苏轼、苏辙的父亲苏洵,也屡试不中,但文章已经得到欧阳修等大家的推崇。这些人有才华,却考不中,只能说他们确实不擅长考试,甚至有可能怯考,一考就砸。

宋士杰的情况大概类似,信心不足,考试往往发挥不出来。

刘知易激励他道:“宋兄多虑了。宋兄要考虑的,是拿一个好名次。争取能考中甲榜,这样才能入翰林院。”

科举殿试有三榜,叫一甲二甲三甲,也叫头榜、甲榜、乙榜。头榜只有三个名字,正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在文华殿前,当着皇帝唱名的时候,三鼎甲的名字可以唱三次,然后被带到皇帝身边,甲榜、乙榜头名只唱一次,而且不会带出队伍,只能跟其他进士一起,瞻仰三鼎甲的荣耀。可甲榜和乙榜还是有区别的,乙榜一般都外放做小官去了,一辈子都很难再爬回京城,甲榜的进士却可以通过馆试,录入翰林院。非翰林院不入内阁,如果想位列三公,翰林院是捷径。

宋士杰苦笑一声:“岂敢奢望。”

刘知易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抚他了。

又聊了一会儿,下学就走。晚上直接夜宿儒家,这里他有一个单间,可以独自思考一下。

今日已经是二月初六,明天一过,后天就要进行会试了。到时候全城的眼光,都将被科举吸引,没人会注意一个易容的女子,刘知易可以大胆去跟楚儿会面。问一问当日她杀汴媪的情形。

换做以前,刘知易生怕麻烦上门,根本不会关心这种事。可儒家强迫他修儒道,又去了两水村只会,心态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知道有些麻烦,即便你不去惹事,也会找上门来。与其被动逃避,不如主动出击。

他不由得想到了他爹刘大刀,当初家中遭逢变故,父子三人肯定都产生了换个活法的念头,大哥去从军了,刘知易去学医了,刘大刀则攀上了兵部,做起了马匹买卖这种特殊的生意。其中只有刘大刀的做法,是主动卷入麻烦之中的,因为马匹买卖一直被户部和豪族垄断,刘大刀参与进来,必定带来许多麻烦,可他宁可惹麻烦,也要抱上户部的大腿。

相比刘知易,虽然也存着抱大腿的目的考入太学,却一直谨小慎微,以为苟着就没事。现在想来,有些过于被动了。万一麻烦上门,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儒家热衷明哲保身,刘知易不认可儒家的道理,却一直以儒家的方式苟且,难怪儒家会抢他作弟子,他还真是天生的儒家啊。

观念转变之后,现在认为,即便他不去主动探查楚儿的秘密,他也已经卷了进来。还不如主动出击,假如将来遭遇不测,至少不会当个糊涂鬼。而且还有系统奖励,这件事值得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