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大宋那些年 > 第七十章 一剑霜寒十四州

第七十章 一剑霜寒十四州

由此可见,钱镠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明主,为保一方太平,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他不想让战火再在吴越大地上燃烧,宁愿不跟时髦,不抢风头,安心做自己的一方之主。

高筑墙、广积粮、不称帝、保和平,以至于后来明太祖朱元璋也学他缓称王,天下不定,不称帝。

公元908年,朱温又加封钱镠为守中书令,将其故乡临安县改为安国县。

公元911年,钱镠加守尚书令,兼任淮南、宣润等道四面行营都统,并于衣锦军建立生祠。

公元912年,郢王朱友圭弑父篡位,降册命尊崇钱镑为尚父,皇上诏告天下,管你叫爹,钱镠也值了。

公元921年,钱镠又获朱温三儿子梁末帝朱友贞的赐殊礼,可“诏书不名”。

在封建王朝的礼节上,古代的最高赏赐是四样东西,分别是:诏书不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四种特权是古代大臣的最高荣誉。

诏书不名,就是说皇帝给你下诏书的时候不提你的名字,只提官职名。

赞拜不名,就是说你见皇帝的时候,直接说臣叩见皇上就可以了,不用说臣某某某叩见皇上。

入朝不趋,就是说上朝不用小跑了,直接走过来就可以了。

剑履上殿,大唐以前上朝都是跪坐在地上的,所以不能穿鞋上朝,更不允许带兵器。剑履上殿就是说,现在允许你穿鞋上朝,还允许你带兵器。

此时,前蜀、南吴、南汉、闽等地割据势力先后建国称帝,群臣都劝钱镠据吴越称帝,钱镠拒绝。

公元923年二月,后梁末帝遣兵部侍郎崔协等为使,册封钱镠为吴越王,可以开府设置属官。于是,钱镠改府署为朝廷,设置丞相、侍郎等百官,一切礼制皆按照皇帝的规格。

不久,晋王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邯郸)称帝,建立后唐,带兵打进洛阳,灭亡后梁。钱镠派使臣进贡,求赐玉册。

以郭崇韬为首的大臣们都极力反对,认为只有皇帝才可以用玉册。但李存勖最终还是赐予钱镠玉册、金印。

得到了玉册金印,钱镠于是任命七儿子钱元瓘为镇海等军节度使,自称吴越国王,自己所住的地方改称宫殿、官府叫朝,属官都称臣,在衣锦军修建玉册、金券、诏书三楼。

钱镠的威望越来越大,新罗、渤海国等海外诸国,纷纷接受钱镠册封,尊其为君长。

同光四年(926)四月初一,后唐庄宗李存勖在兵变中,中流矢而死。初三,李嗣源入洛阳,被群臣拥戴为监国,不久于庄宗柩前即皇帝位,改同光四年为天成元年。

中原局势混乱期间,中原朝廷诏命难以到达吴越,钱镠遂改元,年号有天宝、宝大、宝正。对于钱镠改元年号一事,因其后人尊奉中原正朔,对此颇有讳言。

长兴二年(931),李嗣源重新任命钱镠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吴越国王,命监门上将军张篯前往杭州谕旨。吴越又重新回到中原的怀抱。

◆ 许我人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三百年

许我人间三百年,更兼风雪路八千。自古成大事者,必有其过人之处,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须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挺得住痛苦、顶得住压力、挡得住诱惑、经得起折腾、受得起打击、丢得起面子、担得起责任、提得起精神。

钱镠能在唐末五代的乱世中成功崛起,独霸一方,成为东南首富,获得万民景仰,于细微处探其精神,跟他的生活习惯和日常的行事风格有莫大的关系。

钱镠长期生活在军营,为了保持警惕,他夜里睡觉,为了不让自己睡得太熟,就弄了一段滚圆的木头做枕头,起名“警枕”。实在困了就枕着它休息,如果睡熟了,头从枕上滑下,人也随即惊醒。钱镠睡警枕,只能像马一样,假寐片刻,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整宿不睡觉,遂得了个“不睡龙”的绰号。

后晋时,契丹使团出使中原。一个判官曾问负责接待的近侍李泳道:“吴越王钱镠怎么样了,他还是整宿不睡吗?”他见李泳不解,便解释道:“我曾听五台山王子大师说,‘浙中不睡龙,今已归矣!’我就想证实一下。”这时,钱镠早已过世,只是消息闭塞,契丹人不知道,契丹人就是想证实一下,钱镠是否真的不在了。

为了防范侍卫夜间贪睡失职,钱镠还常向城墙之外发射弹丸,以此提醒他们提高警惕。

穷苦人家,为了教孩子习字,经常做一个大木盒子,放上沙土,让孩子在上面练字。为了不错过随时而来的思想灵感,钱镠就在卧室里放了一个盛着粉的大盘子,夜里想起什么事,就立刻起来在粉盘上记下来,免得天亮了想不起来。

人都有个午睡的习惯,钱镠也不例外。如果自己睡熟了,外面有人来报告事情怎么办?为了让侍者方便叫醒自己,他就设置了振纸,有人来通报事情的时候,只要侍女振动纸张,自己就能醒了。

钱镠被封为吴越王后,开始大兴土木,昼夜不停,士卒皆有怨言。于是就有人在晚上在大门上,偷偷写了:“没了期,侵早起,抵暮归。”

钱镠看到后,哈哈大笑,命人在旁边又加了一句:“没了期,春衣才罢又冬衣。”

如果你也能收到国家元首的回信,是否感觉每个毛孔都舒坦,祖宗八代也跟着沐浴荣光。大家看到吴越王的续诗,都兴奋起来,怨气也自然没了。

后来,有人将其整理下来,形成《没了期歌》,广为传唱。

没了期,没了期,营基才了又仓基。

没了期,没了期,春衣才了又冬衣。

有一次。钱镠微服私访,回来晚了,北城城门已经关闭。

他在门外高喊开门,守门小吏根本不搭理他,逼急了,撂出一句话:“别喊了!就算是大王来我也不会开启城门的。”

钱镠无奈,只好绕道改由别的城门入城。

第二天上朝,钱镠就命人召北门守吏来见,夸他遵纪执法,堪当楷模,给他重赏。

有守法的,就有违法乱纪的。钱镠有个宠妾郑氏,其父犯法当死,左右都为之求情。

钱镠怒道:“岂能因一妇人而乱我法度。”钱镠并不是翻脸不认人,其意志坚如铁,情商也高,爱妾和国家法度,孰轻孰重,他是知道的。不能因为爱一个女人,就乱了国家法度。当即休掉郑氏,将其父斩首。

◆ 钱王射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杭州地处浙江江口,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都会出现气势磅礴的大潮,“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大潮冲毁了两岸堤坝,淹没良田,冲毁房屋,害得吴越国年年有灾。

钱镠每年都命人修筑海堤,因为潮头汹涌,海堤年年修,年年毁,年年毁,年年修。

浙江潮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当时的吴越国上下是不清楚这些的,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潮神在作怪。

作为一国之君,护国安民是自己的天职,于是钱镠决定要跟潮神干一仗。

八月十八这天,旌旗猎猎,号角齐鸣,钱镠香案,摆好供品,同时布置一万名弓箭手在江边列阵以待。

钱镠告知海神潮神,“为报潮神并水府,钱塘且借与钱城”,点烛上香祈祷过了,将文书投进江中,同时警告潮神:“假如潮水再来,休怪我手下无情!”

潮神并没有听从钱镠的告诫,该怎么来,还怎么来。不一会儿,但见远远一条白线,排山倒海般飞速涌来,钱镠命万箭齐发,遮天蔽日,直射潮头。前后共射了四波,四万支雕翎箭,齐刷刷地砸向潮头。那潮头竟然弯弯曲曲地溜走了,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至今,钱塘江水还弯弯曲曲地向前流淌,像个“之”字,人们因此又把这个地方称为“之江”。

在场百姓跺脚拍掌、齐声高呼,“我们赢了!钱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射潮之后,钱镠用举全国之力,对海堤进行了全面加固。他让人用竹笼盛上石头沉入海中,堆砌成大石塘,塘外再打下木桩,建成了号称“八百年不倒”的捍海石塘,使得两岸百姓,从此再也不受海潮之灾。这段石塘,也被人称为“钱塘”,浙江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为“钱塘江”了。

◆ 知我者以此城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城能有如此盛誉,作为奠基人的钱镠,功不可没。

钱镠晚年与臣僚们谈起杭州城的变化,众人盛赞杭州邑屋繁会,江山雕丽,湖海形胜,为天下稀有,“此皆是大王数十年精心治理之力也。”

钱镠却很谦虚,说道:“千百年后,知我者以此城,罪我者亦以此城。苟得之于人而损之己者,吾无愧欤!”自己已尽心尽力了,百年功过任人评说去吧。

正是有了第一代吴越王钱镠的励精图治,钱塘才能成就今日之天堂杭州。明末清初史学家张岱,有诗赞曰:

扼定东南十四州,五王并不事兜鍪。

英雄球马朝天子,带砺山河拥冕旒。

大树千株被锦绂,钱塘万弩射潮头。

五胡纷扰中华地,歌舞西湖近百秋。

世人皆称钱家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淮南杨行密也算得上是淮南第一英雄,十国第一霸主,却落得个满门灭绝的凄惨收场,在血雨腥风、弱肉强食的五代十国,吴越王钱镠,又会给后世子孙留下什么不传的“秘密法宝”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