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大宋那些年 > 第九十六章 仙翁仙翁

第九十六章 仙翁仙翁

莫道当今无天子,都将天子上肩挑。

太宗登基之后,京城开封街头巷尾一直流传着一则逸事,说后晋年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一个妇人肩挑两名幼子逃命,有位道长看后大惊,“夫人好福气,你肩上挑的这两个孩子可不简单,那可是两条真龙啊!”从此留下了这句“都将天子上担挑”的传奇佳话。故事里的这位妇人说的就是太宗的母亲杜太后,两个孩子,大的叫赵匡胤,小的叫赵光义,道长则是华山陈抟老祖。

到了雍熙元年(984),太宗已是四十六岁,立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一日,太宗单独召见宰相宋琪,向他征求立储的事情。这是一道送死题,如果回答不好,逆了龙意,或是得罪了未来的天子,后果都很严重。

宋琪沉吟了半晌,道:“臣听坊间一直在传陛下幼年发生过的一件事,太后当年避乱,巧遇陈抟老祖,老祖慧眼,当时就看出太祖和陛下,都是真龙天子,留下‘莫道当今无天子,都将天子上肩挑’的断言。陛下何不差人将道长请进宫,一问便知。”

太宗觉得此话有理,于是派出使臣,备好车驾,到华山,请老祖入宫接受供养。

◆ 从“肉 团”开始

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

异人出生必有异象,关于他的出生,明代的《群谈采余》记载,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十月十日,有位姓陈的渔夫撒网捕鱼,拉上来一个紫衣包裹的大肉球,渔夫将它带回家去,打算当河鲜煮了吃。还未下锅,忽然电闪雷鸣,晴空打了个霹雳,渔夫吓得手一哆嗦,肉球坠地,从里面蹦出一个婴儿,这就是陈抟,从此跟着渔夫姓陈。

陈抟出生时是个肉 团,故小名“团儿”,后改为“抟”。可能是这孩子的父母见生下来的是个怪胎,心生恐惧,就把他扔到水里了。

佛门有云:“八地以上的菩萨来人间投胎,是穿著衣服来的。”所谓穿着衣服就是说,菩萨清净无染,他生出来的时候就是一个肉球。当代的佛门高僧虚云长老,出生时就是一个肉球,还有大家都熟知的哪吒三太子。

贵人语迟,陈抟五岁时还不会说话,人称“哑孩儿”。北宋僧人文莹的《玉壶清话》记载,陈抟四五岁时,在涡水岸边游玩嬉戏,有位青衣妇人将他抱于怀内,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开始讲话,日益聪悟过人。长大后,陈抟读经史百家,一见成诵,一点都不会忘记,在诗词创作上,也颇有名望。看来都跟喝了这位青衣妇人的奶有关系。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唐朝末年,陈抟还想着拯救苍生,他去洛阳应考进士,结果名落孙山,从此不再追求仕途,以山水为乐。

◆ 游戏人间

后唐时,陈抟受唐明宗召见。见了天子,陈抟却不拜,满朝文武大惊,明宗却不怪,道:“高士是不用常礼来对待的。”为其赐号“清虚处士”。

陈抟早晚只是在蒲团上打坐,明宗想让他担任要职,陈抟不答应。宰相冯道向明宗建议道:“如今风雪交加,天寒地冻,陛下何不派一使者,带一坛美酒,再送三名美女,为他佐酒暖足。他若喝了酒,收了美女,就不愁他不出山了。”明宗觉得此计甚妙,于是从宫中选出妙龄少女三人,差人将美酒和美女送去。

陈抟欣然收下,开怀畅饮,对送来的美女,也不推辞。明宗大悦,第二天派冯道前去为陈抟加封官爵。

冯道来到礼贤馆,只见三位宫女坐在房中,早已不见陈抟踪影,询问何故?宫女们道:“处士昨夜喝过酒,倒头便睡,五更方醒,说我们一夜辛苦,无物相赠,题诗一首,让我等回复天子,随后出门,飘然而去。”冯道只好领着三名宫女回去复命。

明宗展开题诗,诗中写道:“肌为骨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到来。处士不生巫峡梦,空劳云雨下阳台。”明宗派人四处再去寻访,已经踪迹全无。

不但皇上喜欢陈抟,后唐的士大夫们也是陈抟的追星族,“唐士大夫挹其清风,欲识先生,而如景星庆云之出,争先睹之为快。”

粉丝们对“清虚处士”是如此地崇拜,陈抟不愿与之为友。“由是谢绝人事,野冠草,服行歌”,每日穿行于市肆之间,如入无人之境。或上酒楼,或宿野店,在洛阳和开封之间,度化有缘,游荡嬉戏。

◆ 隐居武当

后唐清泰二年(935),有高人指点陈抟到武当山九室岩隐居。

在这里,陈抟服气辟谷修道,每天只是饮酒几杯。一天,有五位老叟前来拜见,向他探讨周易八卦大义。陈抟见他们颜面如玉,便求教养生之术。老叟们便把蛰伏法传授与他,这蛰伏法是模仿龟蛇一类动物入冬即蛰伏不食之法,陈抟得了此法,再辟谷时,有时竟能数月不起不饮不食。

他在石壁上刻了两行座右铭:“他年南面去,记得此山名。”表达自己意图修仙得道,登峰造极,南面称王之志。

仁宗朝时,宰相张士逊游历到此,见到陈抟墙上的刻诗,大笑,命人将“南面”改成“南岳”,还在旁边做了批注:苏壁留诗志何大,可怜太华老图南。不过此时,陈抟已仙逝多年。

陈抟在武当山隐居二十多年,一日,五叟对陈抟道:“我们乃日月池中的五条龙,受先生教诲之益,愿送先生一个好地方。”令陈抟闭上眼睛,带其飞升,陈抟只觉得两脚腾空,耳边呼呼风响,顷刻间到了一个地方。睁眼一看,不见了五叟,自己已经落在华山之巅,陈抟随即在此隐居下来。

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这些天然的洞穴,都是修行的好去处。华阴县令王逵,到华山求见陈抟。见光光的一片石头,竟无半间茅舍。便问道:“先生住在何处?”

陈抟笑道:“华阴高处是吾宫,出即凌空跨晓风。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王逵要为他伐木建庵,陈抟连连摆手,坚决不允。

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鸟巢筑顶,竹笋穿膝,日食一麻一麦,到达了苦行的天花板。

近代虚云长老,也学习佛祖,在鼓山狮子岩,闭关六年。渴了饮山涧水,饿了寻些野菜草根野果,与虎狼为伴,与鸟兽为伍,困了在洞中一眠,或到树上休息。以种种苦行之法来征服肉体,熄灭妄想。

若非圣贤,如何受得了这般清苦。

◆ 道士坠驴

后晋时,陈抟游历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拜麻衣道者为师,钻研《易》学。

后汉时,赵匡胤路经华山,对弈三棋,输给陈抟一座华山,还在石头上立了字据,赖都赖不掉了,从此华山改姓陈。

后周时,受后周世宗柴荣召见,赐号“白云先生”。世宗问他国运长短,陈抟随口吟出四句诗:“好块木头,茂盛无赛。若要长久,添重宝盖。”

世宗姓柴,名荣,木头茂盛,正合姓名,却不知“木”添了盖就是“宋”字。后来赵匡胤代周称帝,建国号“宋”,陈抟早就算到了。

显德七年(960)正月,陈抟骑着白骡,率领着数百名浮浪少年,前呼后拥,欲入开封。中途听闻赵匡胤登基作了天子,抚掌大笑,竟然坠骡,道:“天下于是定矣!”

后人遂以“道士坠驴”作为乱世结束,天下趋于太平的象征,这就是“道士坠驴”典故的由来。

◆ 巧遇毛女

华岳独灵异,草木恒新鲜。山尽五色石,水无一色泉。仙酒不醉人,仙芝皆延年。在这仙山圣水中修行,还真有让陈抟感到惊掉下巴的事情。

那日,他在山中经行,竟然遇到一个明眸皓齿却遍体生毛的女子。毛女说,她叫玉姜,就住在这华山之中,世代猎人,都曾在山中遇到过她。她说自己是秦始皇的宫女,秦亡后,流亡到山中避难,遇到道士谷春,教她吃松叶,从此不知饥寒,身体轻便,行走如飞。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隋唐。

大秦至五代,已有近一千二百年,作为岁数相差一千多年的道友同参,二人相谈甚欢,久久不愿离去。

毛女作诗云:“药苗不满笥,又更上危巅。回首归去路,相将入翠烟。”

陈抟和诗道:“曾折松枝为宝栉,又编栗叶作罗襦。有时问著秦宫事,笑捻仙花望太虚。”

一男一女,一老一少的两位神仙般人物,都会聊些啥呢?人们对陈抟与毛女的这次相遇,做过诸多猜想。比如,范仲淹的祖父范赞时,他留传于世的唯一一首诗《过庭录》,就是八卦这件事的:“曾逢毛女话何事,应说巨灵开此山。浓睡过春花满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静林中夜月当天。”

自此,陈抟性情大变,他对修仙辟谷,得道修炼有了不一般的领悟。

◆ 睡中真乐

战国时,庄子做了一个梦,睡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快乐得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也忘了自己是由庄周变化而来。忽然梦醒,想起梦中的事情,一时迷惘,竟然弄不清自己到底是庄周还是蝴蝶,究竟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竟然分不清哪一个是真的。庄子由梦悟道,形成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将睡觉变成修行,这一点,陈抟可谓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西岳出浮云,积翠在太清。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从开封回来,陈抟将华山云台观重新修饰一番,在那里居住下来,闲云野鹤,逍遥自在。

糊涂饮酒糊涂醉,糊涂醒来糊涂睡。他的住处几乎没有升起过炊烟,终日无所事事,惟有鼾睡而已。

陈抟善睡,独领睡中真乐,曾言:“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史称陈抟的睡功为“锁鼻术”,是从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那里学来的。有时一觉能睡上三个月,“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一次,道士们几个月没见到他,以为搬到别处去了,有人到柴房搬柴,却见陈抟躲在柴草底下酣睡如泥。

又有一次,有樵夫在山下割草,见山凹中蜷缩着一具尸骸,上面落满了尘埃。樵夫心中怜悯,准备挖个坑把他埋了。拖起来一看,还是个大活人?陈抟伸了伸懒腰,睁开惺忪的双眼,打着哈欠道:“正睡得快活,何人搅醒我来?”他还怪别人打扰到他了!

自此,华山一带,流传起一首民谣,唱到:“昏昏黑黑睡中天,无寒无暑也无年。彭祖寿经八百岁,不比陈抟一觉眠。”陈抟由此也落得不少诨号,比如“睡神”“睡仙”。

世人匆匆忙忙,不过是为了碎银几两。朝臣持漏五更寒,铁甲将军夜度关。人人都说清闲好,谁肯逢闲闲此身?

周世宗柴荣想任命陈抟做“谏议大夫”,陈抟不想出来做官,他写下《对御歌》,表达自己的心迹:“臣爱睡,臣爱睡,不卧库氈,不盖被,片石枕头,蓑庆铺地……。”

为了检验陈抟是不是真像传闻中所说的那样能睡,柴荣将他关进一间屋子里,既不给吃的,也不给喝的。一个月过后,柴荣去看,发现陈抟还在呼呼大睡。

用陈抟的话说就是:“闲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不如向青山顶头,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但一觉睡。管什么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陈抟道:“世人难得不糊涂,独我糊涂有真味。”其实,如果睡觉睡得好,也是一种修行。永嘉大师《证道歌》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佛门认为,修行在日常,不离三餐不离床。《金刚经》告诉我们:修行从“吃饭”开始。

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读书看报看手机,就算填饱了肚子,也不知道吃进去的是什么滋味;该睡的时候不好好睡,看电视玩手机,就算是睡在床上,也是胡思乱想,大脑完全得不到放松,这觉即便睡着也是白睡,这就不是修行。

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一切事情自然坦然,如能真正“回到本处”,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领悟自然风光,见到本来面目,也能当下顿悟成佛。只不过是内行看门道,外行人只会把他当成笑话来传。真正的修行人,无一不是从“吃饭大学”毕业的。

太祖赵匡胤多次差官迎取陈抟道长入宫,陈抟固辞不受,对使臣道:“创业之君,当尊崇体貌,以示天下,我乃山野废人,入见天子,若下辞,则违吾性;若不下辞,则亵其体。是以不敢奉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