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牒不用多说,但是官将的署名,有必要提一下。
为防止有人造假,官将写书信时,要有明确的个人风格:花押。
简单理解,就可以认为是带有个人特色的签名。比如,最后一个笔画特殊,别人不能注意或者不能模仿。
敦煌遗书中,有鸟形花押的情况出现——都是高官,比如节度使。
用什么写?肯定是传统的毛笔。
但是,后来在西夏国出土的一支笔,已经证明当时开始有了改良的情况。
一支竹片做的笔,前端有小裂隙。很明显,这是可以蘸墨书写的。所以,在本作品中,有宋通改良记事方式的描写。
节度使等高级官将的这种书牒,肯定是高规格的。但是一般的书牒,看过之后怎么处理呢?
这就有了敦煌遗书的纸张来源。
以目前状况来看,敦煌遗书的一面,是各种书信内容,背面才是经文和一些老百姓的契约。
这就是说,纸张在当时的使用很珍贵,起码在敦煌一带是这样。
也因为这个地方的气候干旱,容易保存,才能够让千年以后的人们,可以看到唐代的许多事实。
纸张,以及上面的字,都是很珍贵——识文断字的人不多,这些写过字的纸张,除了这些还能做什么用?
铠甲。唐代,甚至后世还有纸甲。
还有一个实例,唐代敦煌地区的某位女性去世后,还穿着用写了字的纸张做的鞋子。
火器,现在已有的证据中,唐代中后期,已经有了可以攻击敌方城门的“炸药包”。
因为火药质量和使用的方法问题,这都还很初级。否则,国运不是后来的那个状况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