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全城举行丧礼。
早晨时,下起了蒙蒙细雨。
一位宫女走进殿中,向林忆竹行礼后,说道:“奴婢是九殿下派来服侍姑娘的婢女,还请姑娘赐名。”
林忆竹看着窗外的细雨,轻轻地打在窗纸上,轻声说道:“就叫环雨吧。”
“多谢姑娘。”环雨说,“还请姑娘让奴婢服侍姑娘洗漱,随九殿下前往先帝的丧葬。”
“好。”
在葬礼仪式开起后,哭声断断续续地从殿内传出来。尤其是需得殉葬的妃子。先帝后宫人数达一百多人,而有
子嗣的妃子不足三十。
先皇后魏氏面容憔悴地带领后宫跪在最前方,右侧则是贵妃赵氏,后面是一片身穿葬服的妃子。
林忆竹跪在纳喇澜的旁边,后面跪着几位殿下和公主,林忆竹莫名地感觉到有人在打量自己。
第二天上朝,丞相魏茂在大殿中宣读圣旨,九殿下纳喇澜为禹国下一位继承人。
公元前104年,禹明帝纳喇澜正式继位。
纳喇澜继位后,朝中事务越来越多,林忆竹数月间都未见他一面。
天瑞殿,纳喇澜坐在殿中,与魏茂、沈平等大臣议事。
魏茂说道:“皇上已登基数月,国内各个事务都以安排妥当,如今是该统一天下的时候了。”
“魏丞相可有计策?”纳喇澜问道。
“微臣认为先攻打三国中实力最强盛的邑国,剩下的两国便会自觉地归顺于禹国。”魏茂回答道。
“微臣认为不妥。”沈平说道。
“沈尚书请讲。”纳喇澜开口。
沈平斟酌一下,说道:“微臣认为,四国之中,禹国最为强盛,而据微臣观察,邑国、安国、周国已有结盟之势,对我国大大不利,而当今之下,是要化解这三国结盟。”
纳喇澜看着魏茂依旧温和的脸,问道:“沈尚书可有计策?”
“微臣认为应当攻打离禹国最近的周国,而与离禹国最远的安国建交。”沈平说道。
“那安国若不愿意与禹国建交,又该如何?”魏茂问道。
“则用武力威胁。”沈平回答。
纳喇澜问:“此计策甚好,那众卿认为谁能担任主将?”
一位大臣开口:“微臣以为赵将军可担此重任。”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微臣认为赵将军能胜任。”
“微臣亦认为如此。”几位大臣也陆续开口。
最后,沈平开口:“微臣认为赵将军久经百战,用兵如神,未有败绩,可担此大任。”
魏茂静静地站在中间,没有说话。
纳喇澜眼底闪过一片冰冷,说:“既然众卿认为赵毅可担此任,那朕就命赵毅为主将,攻打周国。”
“皇上英明。”众大臣纷纷跪下。
夜晚,纳喇澜站在窗前。
一位黑衣人走来行礼,说道:“皇上,鬼网已派五十人刺杀赵毅。”
纳喇澜淡淡地说:“五十人,让赵毅受伤即可,完成之后立刻撤退。”
黑衣人犹豫着问道:“皇上为何不直接杀了那赵毅。”
“赵毅可不是简单的人物,他身边的高手如云,能刺伤他以属不易。况且,朕不会让他以忠臣的身份死去。”纳喇澜说道。
“是属下愚钝。”
“井昀任务可否顺利?”纳喇澜问道。
“一切顺利,井大人成功刺杀邑国太子。”黑衣人恭敬地回答。
“很好,邑国是时候内乱了。”纳喇澜看向窗外的弯月。
“属下告退。”
第二天清晨,赵毅将军遇刺的消息传满全城。
早朝中,纳喇澜看着赵毅将军站的空位,冷漠地问道:“在皇城之内,竟有人敢刺杀朝廷重臣,守卫皇城的侍卫都是摆设吗?昨日这些人敢刺杀朝廷重臣,那明日是不是就敢到皇宫内来刺杀朕?”
“皇上息怒!”众大臣惶恐地跪下来。
“息怒?朕昨日命赵毅担任攻打周国的主将,今日就传来赵毅被刺杀的消息,这是要打朕的脸吗?”纳喇澜怒道。
“皇上息怒,赵毅将军身受重伤,恐无法再担此大任。”沈平跪着说道。
“朕虽对赵毅将军的重伤深感痛心,但攻打周国的战事不容延缓,那么朝中还有谁能担此重任?”纳喇澜问道。
朝中无人回答。
纳喇澜静静地看着这些低头的大臣,讽刺地笑了笑。
片刻后,沈平说道:“微臣认为,方渊将军为合适人选。方渊的祖父方羽当年也是一名大将,想必他的祖孙方渊也极为出色。”
魏茂此时说道:“方渊将军年纪尚轻,恐怕担不起这大任。”
沈平回到:“赵毅将军也是年少成名,况且,方渊将军随祖父方羽多次出征,有诸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