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乱世缝尸人 > 050、豪侠

050、豪侠

第二天晚上,李休照例来到缝尸房。

房间里,放着一具尸体。

死者叫徐四海,为人刚正不阿,喜好打抱不平。

因为武艺高强,有豪侠之名。

四里八乡的人都非常佩服他,无论家里出了什么事情,比如老婆跟着别的男人跑了,儿子跟着村里的寡妇跑了,女儿跟着邻居家的儿子跑了,家里的猫跟着流浪的野狗跑了……

诸如此类事情,事无大小,所有解决不了的纠纷,乡亲们都喜欢去找徐四海,让他来帮忙裁断。

至于官府,平民老百姓一般没有什么大事,是不敢去找的。

一方面,是因为衙门的官差,不喜欢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多数时候,都是连逼带吓,敷衍了事。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官差办案,需要茶水饭费。

这倒不是说他们贪得无厌,而是因为一个县只有这么几十名官差,但他们要面对的,却是几万人的纠纷。

而这几万人,还不是聚集在一起的,而是分散在各个乡镇。

古代不比现代,交通非常不方便。

为了处理县城以外的案子,官差们往往跋山涉水,一去就是两三天,吃的住的,朝廷都不给报销。

要让他们自己掏银子,这显然不可能。

所以,也只能让报案的老百姓自己来出这笔费用。

当然,虽然这是不成文的规定。

但也有个别衙役,比较贪心。

要是报案的苦主银子给的不够,或是不给钱,他就不办事,甚至还有可能捏造子虚乌有的罪名,将苦主当成凶手抓起来。

诸如这类事情,经常发生。

所以,老百姓但凡出点事情,能够自己解决,或是找乡里德高望重的乡绅解决的,基本上都不会是招惹官府的人。

徐四海有豪侠之名,自然成为了平民老百姓首选的对象。

而他办事也公道,讲究以理服人,能够动手解决的事情,绝不多说一句话。

遇上个别嘴硬的、不要脸的、自以为有几分能耐的恶人,他就石头砸,棍子敲,直到把他们揍得腿断胳膊折,跪在地上哭爹喊娘,向他开口求饶,他才肯罢手。

每当他盛怒的时候,没有人敢劝他。

不过,他虽然脾气比较火爆,但他孝顺自己的母亲,不管生多大的气,在母亲面前,永远都是和颜悦色。

就连脏话和粗口,也一直忍着不敢说出来。

他的母亲,对他的管教,非常严厉。

每次当他做错事,都对他痛加斥责。

大多数时候,徐四海都不认为自己有错。

但他担心母亲气坏了身体,无论她说什么,从不开口反驳。

不过,他虽然表面上恭顺听从,但一出门,就将母亲的劝告和教训,全都忘得干干净净。

一有人来找他,就又跑去帮别人主持公道。

徐四海的邻居,叫孙军。

他有一个外号,叫孙惧内。

他的老婆王氏,异常凶悍,不仅天天打他骂他,还虐待他的母亲,不给她饭吃。

有一次,孙军的母亲,因为看见儿子被打,心中不忍,便说了王氏几句。

王氏很生气,恶狠狠地扇了她一个耳光,并且将她关在房间里面,连水都不给她

(本章未完,请翻页)

喝一口。

孙军不敢违抗王氏,便趁着她出门的时候,偷偷给母亲送了一点吃的。

王氏回来之后,发现了这件事情,便对着他大打出手,言语间百般辱骂,吵得连邻居都围了过来。

但谁劝也没有用,王氏依旧肆无忌惮,非但没有出手,下手还越来越重。

徐四海刚好从外面喝酒回来,得知事情的原委之后,当即勃然大怒,冲进去将王氏狠狠打了一顿。

并且强迫孙军,写下休书,将王氏丢出门去。

王氏伤痕累累,在熟人的搀扶下,回到家里,向父母兄弟哭诉,要求他们替自己出气。

徐四海“凶”名在外,王父不敢与他硬碰硬,便跑去衙门报官,状告徐四海醉酒伤人,还逼迫孙军和王氏离婚。

主审官员立即传唤徐四海和孙军,孙军害怕王家人,担心他们事后报复自己,便说他不想离婚,那封休书是徐四海强迫他写的,他也是受害者。

徐四海万万没有想到,孙军不感谢他也就算了,竟然倒打一耙,都被王氏欺负成这样了,还替她说话。

他感到非常心寒,立即在堂上对着孙军破口大骂,还想动手打他,但被衙役拦住了。

因为扰乱公堂,徐四海被打了二十大板。

挨打的时候,徐四海始终一声不吭,主审官员对他非常敬佩,便让人给他搬了一张凳子,还在上面铺了一张垫子。

随后,主审官员问他,为何要这么做。

徐四海说出了孙母受虐的事情,还说邻居可以作证。

于是,主审官员便将孙母和孙军的邻居全都叫了过来。

因为有众人作证,王氏百口莫辩。

主审官员承认休书有效,但徐四海故意伤人,不予提倡,将他关入大牢之中,坐了三个月的大牢,以示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