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雯仙子你不对劲 > 第34章 昭宣中兴(下)

第34章 昭宣中兴(下)

两年后,呼韩邪单于去世,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

复株累单于去世,且糜胥继任为搜谐若鞮单于,王昭君病逝,呼韩邪归汉与昭君出塞,既促使匈奴结束了多年的分-裂和战-乱,又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在王莽专政后,为取悦王太后,厚赏乌珠留若鞮单于,令其送王昭君长女须卜居次返回中原,进宫服侍王太后。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百家学说都不封闭,一般只要有人上门求学,都会教导,交流,甚至有些还会打开书库让玉无垢进去学习。

可能其中也是因为已经少有人来求学,他们私心上也不希望自家的学说失传吧。

在如此的时候,他们所教的都很少藏私。

几年之间,在许多的做学之人之间都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游遍百川,拜访百家,以求百家之言而学。

学无禁忌,只要这人想学,先生愿意教,就会上门拜访。

传闻此人通学无数,上至儒、道、法,下至墨、农、商,都有所及,因为通学百家,这人有了一个称呼,叫做百家先生。

汉元帝下诏,要求公侯大臣推荐年轻的人才,张勃便向朝廷推荐了陈汤。在等待分配期间,他的父亲去世,陈汤听到了死讯,没有奔丧回家。

那个时代对奔丧、守孝十分看重。陈汤就因为这件事被人检举为缺乏起码的孝道,不遵守常规行事,于是朝廷又谴责张勃,以他举荐不当而削减了他的食邑二百户,赶上他去世,因此就赐给他谧号为缪,同时将陈汤拘捕下狱。

后来又有人大力举荐,陈汤终于被任为郎官。陈汤主动请求出使外国,几年后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正职)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

这时候,匈奴内部矛盾激化,五个单于争夺王位,呼韩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单于和郅支单于都送儿子为人质,汉朝都接受了。

陈汤和甘延寿出使西域。陈汤为人沉着勇敢有大谋,有很多策略,喜好建立卓越的功勋,每次经过都城小镇,高山大河,常常要爬到高处去看一看。

西域本来属于匈奴,现在郅支单于威名远播,侵犯欺凌乌孙、大宛等国,常替康居出谋划策,想降服它们。

几年之内,有都城的几个国家就会形势危急。而且他们的人都剽悍,喜欢打仗,经常取得胜利,如果长期放纵他们,一定会成为西域的隐患。

陈汤独自假托朝廷命令调发有城镇的各国军队以及车师国戊己校尉屯田的官兵。

甘延寿与陈汤带领军队分道前进,分为六校,其中三校从南道越过葱岭从小道到大宛,另外三校由都护自己率领,从温宿国出发,经北道进入赤谷,过了乌孙,到达康居边界,一直到了阗池的西面。

汉军向前抵达郅支城的都赖水上游,离城有三里,停下安营布阵。

望见单于城上立有五彩旗帜,几百人披着锁甲登城守备,又派出百余名骑兵往来奔驰于城下,步兵百余人在城门两边像鱼鳞一样布下阵式,讲授操演用兵的方法。

一百多名骑兵冲向汉军营地,汉军张开弓弩对准骑兵,骑兵就引退了。

甘延寿、陈汤命令部队听到进攻的鼓声时,都迫近城下,四面围城,各有分工,穿越深沟,堵住城门,大盾牌在前,戟弩在后,仰射城中楼上敌人。

在土城外面还有一座木城,匈奴军从木城中向外射击,而城外汉军点燃柴草焚烧木城。

夜晚,几百骑兵想冲出城,但被汉军迎面射杀。

夜晚过了一半,木城被穿透了,里面的人退入土城,登上城楼呼喊,当时康居的军队有一万多骑兵分为十多处,四面围绕着城墙,也互相应声相和。

夜晚,几次奔袭汉军营地,没有成功,就退回去了。

等到天亮,城四面放起了火,官兵高兴起来,大声呼喊追逐敌人,鸣釭敲鼓震动大地。康居兵退走了。汉军就从四面推着大的盾牌,一同进入土城中。

单于男女一百多人跑进他的内室,汉兵就放火,官兵争着进入内室,单于受伤而死。军侯代理丞杜勋斩取郅支单于首级,并找到二根节杖与谷吉等带来的帛书。

一共斩阏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活捉一百四十五人,一千多人投降,分给出动军队的各属国的十五位王。

于是甘延寿、陈汤上奏书说:“臣等听说天下的大道理,应当是天下一统,以前有唐和虞,如今有强汉。”

“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只有郅支单于反叛对抗,没有受到惩罚,大夏以西的地方,都以为强大的汉朝不能使郅支单于臣服。”

“郅支单于残酷毒害百姓,罪大恶极通达到上天。臣甘延寿、陈汤率领仁义的军队,替天诛伐,依赖陛下的神灵,阴阳调和,天气晴朗明丽,冲锋陷阵打败敌人,斩了郅支单于的首级以及杀死了名王以下的人。”

“明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加上霍去病说过话就变成了汉朝对外的霸气宣言:“日月所照之处,山河流水之处皆为汉土,明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搴歙侯之旗,斩郅支之首匈奴臣服,不久昭君出塞。

——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