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雯仙子你不对劲 > 第75章 资治通鉴,靖康之耻

第75章 资治通鉴,靖康之耻

宋英宗即位,将富弼召为枢密使,因足疾解职,进封郑国公。

宋英宗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赵曙为帝之后,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后赵曙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第二年,赵曙因病驾崩于宫中福宁殿,享年三十五岁,在位4年。

宋神宗赵顼正月继位,富弼再度为相,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变法企图改变北宋,让华-夏强大,可惜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名列“唐宋八大家”

富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判亳州,拒不执行青苗法。后以司空、han国公致仕,退居洛阳,仍继续请求废止新法,富弼去世,年八十。

范祖禹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在洛十五年,不事进取。王安石尤爱重之,范祖禹却不往谒见。书成,司马光荐为秘书省正字。哲宗立,迁给事中。宣仁太后卒,小人乘间害政,谏章累上,不报,卒,终年五十八岁,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范镇、范祖禹、范冲三人称作三范修史。

宋神宗赵顼,在熙宁变法期间,王安石任用王韶出兵抗御西夏,拓地五州,史称“熙河开边”。

西夏皇室内乱,神宗以为有机可乘,遂出兵五路伐夏,但深入夏地各军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返,又听徐禧之计,筑永乐城,西夏发30万大军围攻永乐城,战败。宋军两次战败,神宗希望攻夏雪耻、节省“岁赐”的计划彻底破产,三年后,宋神宗赵顼在福宁殿忧郁而逝,享年38岁,赵煦嗣位。

宋哲宗赵煦,宋朝第七位皇帝,年仅十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临朝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

八年后,太皇太后高滔滔去世,赵煦开始亲政。赵煦亲政后,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罢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起用章惇、曾布等新党。新党执政后,逐步恢复免役、青苗、市易等新法。后来新党内部分裂,使新法大受影响,党争愈演愈烈。

宋夏战争在一次爆发,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

七年后(华-夏1100年),赵煦病逝,年仅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

苏轼,字子瞻,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世称苏东坡、苏仙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宋哲宗没有留下子嗣,死后由他弟弟赵佶即位,是为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即位之后启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在宋徽宗集团的腐朽统治下,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先后爆发,北宋统治危机四伏。但是宋徽宗在艺术上的造诣极高。宋徽宗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他利用皇权推动绘画,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发展。

宋夏战争断断续续,依照北宋在位皇帝的顺序,将仁宗时期与西夏的战争归为第一次宋夏战争,英宗时期为第二次宋夏战争,神宗时期为第三次宋夏战争,哲宗时期为第四次宋夏战争,宋徽宗时期为第五次宋夏战争?。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禅让给太子赵桓,)三月,与钦宗赵桓被金人掳去,死于五国城,时年54岁,史称靖康耻。

北宋悲歌,在一次衣冠南渡,金国在靖康之难中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是其中的一位漏网之鱼。赵构从济州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即位为宋高宗,于鸿庆宫谒太祖庙,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半年之后,为避金兵进攻,以巡幸为名,先后流亡至扬州,金朝也一路南扑,直逼杭州,宋高宗无路可逃,只得入海逃避,在温州沿海漂泊了四个月之久。由于南方天候潮湿河道纵横,加上南宋军民的英勇抗战,金主帅完颜兀术决定撤兵北上。在北撤到镇江时,被宋将韩世忠断掉后路,结果被逼入黄天荡。宋军以八千人之兵力围困金兵十万,双方相持四十八日,最后金军用火攻才打开缺口,得以撤退,金军又在建康被岳飞打败,从此再不敢渡江。

灰烬中重燃,黄天荡之战,朱仙遥望黄龙恨国耻未涯,可惜岳飞的情商,太低了,不然怎么会对着现在的皇帝说要迎回二圣,把现在的皇帝放在什么位子,也是后来的岳飞之死,埋下伏笔。

宋室南渡之后,朝中将领以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战功最为卓著,他们在抵抗金兵、保证南宋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被誉为“中兴四将”。

据史书记载,刘光世一贯畏惧金军,一有诏令让他到前线,他就设法退避。由于他治军不严,不少流寇、叛军反而投靠他,他的部队在当时人数众多,成为高宗依靠的主力部队之一,他死后被追封鄜王。由于名声不好,在“中兴四将”的另一种说法中,刘光世被名将刘锜替代。

韩世忠,字良臣,自号清凉居士,南宋名将、词人,民族英雄,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18岁就应募入乡兵。北宋末年方腊起义,他曾率人擒获方腊,此后在北宋末及南宋初的抗金战斗中,逐渐升为高级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