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帝姬侍女 > 楔子 国灭·繁华歇(叁)

楔子 国灭·繁华歇(叁)

毓秀一点不关心谁生谁死,对她而言,死亡所笼罩的阴霾远远抵不上食物所带来的满足感,哪怕这人是越帝,是她一年也见不上几面,仅有的几面还是节庆筵席上远远观瞻的父皇。她摸索出一套不让别人情绪渗入自己世界的好方法。毓秀从面前豁口的碗里拿一个炊饼,准备往口里送,却被周良人劈手打落在地。毓秀看着在地上滚上几圈已沾满尘土的炊饼,正打算张口抱怨,却被周良人严厉的眼神制止住了。

魏军统帅对这极悲的恸哭场面只是淡淡扫视而过,就吩咐士兵将越帝埋在城外的树林中,拾了河边渔夫丢弃的船板用匕首在板上刻了“越宣帝之墓”草草作结,算是全了越帝最后的体面。

越帝死了,如何安顿余下的越俘成了眼下最大的难题。因荆州百姓听不得这群人渗人的呜咽,魏军只休整了一天,就被要求北上。越人彻底成了温顺的羔羊,不管魏军如何打骂,都装聋作哑,反倒让魏军兴味索然。队伍中隔三差五便有人倒在官道边,先是越国太子,再是安平王,又换成了越国八皇子,总之,北上近一个月,越国王室中的成年男子几乎死绝。

最后一个是越后,这令魏军始料未及。越后体丰貌美,气度雍容,他们本意想献给魏国公卿,却不料一个不留心,就让她扎进湖中,扑通两下就没影了。

西进北上两个月的行程终于到达魏都汴州。原本浩荡的千名越人现如今只剩下五百多人。统帅派士兵将他们分成几批,关押至不同的地方。毓秀,周良人和一群越宫女眷被押送到汴州城外的临通站。

临通站本是魏高祖开国之初,国内局势不稳,危机四伏,才在汴州城外设立的通行站,由京官担任校尉对入汴州城的人员进行审查,与京都守卫相配合,防止敌国密探刺客乘机混入。之后魏高祖先后五次挂帅出征,铲除不时侵扰魏国边界潜伏势力与敌寇,等到魏高祖后世子孙继位,魏国一改初期萧条颓败之态,已呈欣欣向荣之势。

魏孝宗登基后,将临通校尉调回京都,撤销临通站临时核查的职能,只派几个士卒留守打理。这里便成为开国帝王恢宏伟绩的一项见证。

临通站一进院落已多处塌圮,杂草自墙壁的裂缝中疯长,因为许久没有人打扫,满院的枯叶衰草,更添衰落之意。毓秀被困在一间狭小,简陋的阁子里近两个月。她清晰的记得,她们被押解到临通站的那天,已是深秋的傍晚,落日的余晖如一匹绚烂,火热的缎匹铺满了西半边天。孤雁驮着一片厚重的云彩,在熊熊燃烧的橘黄色烈焰中哀号。悲壮感自毓秀心底油然而生。

她和周良人及其他二十名越人拥挤一室,吃喝拉撒睡这几十人全都在这儿。不出几日,阁子便如同一个发酵的粪缸,菜汁,尿骚,体味全混杂在一起,让人作呕。恶劣的居住环境剥夺一部分人的性命。

小雪已过,天气骤然变冷,汴州城的百姓纷纷穿上备好的冬衣。越俘们穿的依旧是被押离越国时穿的衣裳,早已发馊僵硬,破烂不堪,根本抵御不了入冬的寒气。他们只能用阁子角落堆的稻草编制成御寒的衣物。无奈阁子四处漏风,草衣起不了多大作用,因风寒发热又导致部分越人失去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