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帝姬侍女 > 番外 十年生死两茫茫(贰)

番外 十年生死两茫茫(贰)

那段时间,圣上过得很艰难,他既忙着实施变法,又要制定州道旱灾救济的措施,而北戎部落的潜滋暗长无疑让当下局势雪上加霜。

贵妃送还他送去的礼物,这一举动让圣上幽愤。他当晚去了琼华轩,可没过多久,就回来了。

他只怔望了窗外的月亮,又继续批阅奏折。

圣上太过于忙碌,以致于他忘记了和丢失了许多东西。

后来,圣上不让贵妃乘坐皇后的车轿,让他们一度闹得很僵。

靖荣长公主的信让圣上寝食难安。他想要把她接回朝,可身边的所有人都不赞成。他妥协了。可长公主的第二次来信让他彻底崩溃了,他无论如何也要将女儿接回来。

他知道他不可能那般轻易的如愿,总会有一番恶战。他只能一个人消化那日夜俱增的苦涩。

钟娘子来了。 她入殿,用宁和的语调说,圣上应该把公主接回来。即便圣上听从大臣的意见,仍旧将公主留在西夏,那些蛮夷只会羞辱公主和大魏。公主一个弱女子如何受的了?

有了钟娘子的支持,圣上便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决定。圣上派了皇后的父亲孟老将军带兵去西夏和谈。

当晚,圣上批完了奏章,独自出去散步。这一夜他却没有回来。

次日凌晨,琼华轩的内侍过来拿圣上上朝所穿的公服。我才知道圣上昨夜宿在钟娘子处。

早朝结束,圣上并未回殿。

我前往修文馆去取前几日才从画坊选送来的画,偶然听人议论几个言臣将圣上堵在朝殿。只因圣上想为钟娘子的叔父加“宣徽南院使”一职,朝臣极陈钟娘子无功,钟继非逐势干禄,圣上万不能给钟继非宣徽使一职。

由于群臣极力阻拦,圣上最后没能给钟继非宣徽使的官职。

圣上虽忙于政事,但还会不时去看钟娘子,和她一起用膳。

嘉和二十二年五月十一日,孟老将军将靖荣长公主平安带回汴州。 孟老将军却坦白,他们在西夏处境很艰难。他与夏人将近一年的周旋,才勉强让夏人同意长公主离开,不过须付出很大代价,大魏需要向西夏送十年的钱币、粮食。

圣上不考虑日后所要面对的糟心事,只享受当下与长公主再度重聚的快乐。

五月十七日,圣上在殿内处理奏章,盛都知在身侧伺候。 我立于殿外,不让人打扰圣上。

一个内侍慌里慌张的往这个方向跑来。我认出,他是那日拿公服到琼华轩去的内侍。

他气喘吁吁地停在我面前。我问:“有何事?”

那内侍急促的话语中夹带着哭腔:“贵妃不好了。”

我心一颤,不知他的话意指何,便道:“你讲明白,什么不好了?”

内侍缓了口气,反低声道:“贵妃早生了大病,现在怕是熬不过去了。”

“恩远,圣上在处理政事,外面怎么这么吵。”盛都知出来了。

我把琼华轩内侍来报的话复述给他。

他愕然,接着面色凝重,道:“我进去跟圣上说。”

他进去后,殿内一如既往的岑寂。我什么声响也没听见,似乎刚才那一幕不曾上演过。

我默然哀痛之际,恍闻殿内一阵奔跑声。随后,我望见圣上失态地跑了过来。

我与盛都知紧随他的脚步,但只可望他的项背,再绕过一座宫殿,就完全看不到他了。

待我们赶到琼华轩时,贵妃已经薨逝。圣上跽坐在床边,目光涣散,似又犯了旧疾。

圣上为贵妃治盛丧仪,辍朝七日,封贵妃为皇后,葬奉先寺,立祭庙。

朝臣因他过越的恩宠再次哗然反对。圣上冷眼旁观他们声嘶力竭的样子,不管他们再怎么阻止,他是不会改变决定的。

在拟谥号的时候,圣上频洒热泪。我缄默的侍立在他身旁,听他的喃喃细语“昔日士兵夜入禁宫,钟娘子挺身从琼华轩来保护朕。又听闻朕在宫中祷雨,她刺臂血书作祝辞。别人都不知道,便不认为该有此番追贲。如今,她的心愿我帮她实现了。”

我才知,他即便与群臣、礼教抗衡也要封钟娘子为皇后,不过是为了弥补他心中的遗憾。

钟娘子下葬后,圣上又回归至忙碌、漫长的生活中。除了,他不时会让朝臣为温成皇后立忌,撰写碑文,作诗文挽词。

嘉和二十四年,圣上提出要到奉先寺拜谒先祖神御殿,遂召台谏官入极宁殿商量。台谏官却问:“圣上特行此礼,是不想要祭奠温成皇后陵庙?”

圣上不语。台谏官道:“圣上临位以来,不曾拜谒祖宗山稷。如今因为温成皇后的缘故,特行此礼,反致圣德亏损。圣上不应该这么做。”

圣上缄默良久,才缓缓道:“朕不去温成陵庙。”

五月,圣上致奠先祖神御殿,过温成陵庙不入。

进了冬至,圣上旧疾再犯,太医让其静养殿中,遂无法临朝议事,便让太子暂代监国,宰执辅之。

太子思念妻儿,皇后便让太子妃携孩子搬入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