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人间神在 > “第一百零一章 牡丹和莲花”

“第一百零一章 牡丹和莲花”

听到这里,顾悦行也算是明白了。

他若有所思,对事不对人,点评道:“这小官......是有点聪明的,心也狠的,之前一直不温不火么?估计是当时权力没有那么大。”

说的没错,赵南星点了点头。

赵南星回忆当时见到的情况,说道:“那是人间炼狱啊......”

一个人的野心再大,也要看看他能够获得施展的空间有多大,能够行驶的权利有多大。那个小官之前一直在和藩国邻近的小城为官,只怕这个念头和主意早就在心中生根发芽,且也谋划多时,不知道推翻了多少的想法,多少的可能,又有多少次的假设和重来。

那是那些念头即便是做的再完美又如何,完美是他心里自认为的完美,若是这个办法真的可行,难道只有他一个想得到?那实行的后果,和藩国交恶的可能,以及宋国的国威声誉等等,这些,又其实那个小官能够考虑到的?

小官想必是没有考虑到,否则那小官就应该有姓名;而小官之前之所以不动手,也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机会和可能,他手上没钱,没有足够能够买下藩国橄玉树木的银钱,也没有权利可以开关通行,令藩国的百姓入青果城做劳工,也没有权利,可以把这件事情压制下来,做成一幅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人间炼狱。

那个小官是聪明的,且十分了解藩国的百姓,知道那些百姓不是简单的廉价劳工,否则单单靠廉价的劳工和贩卖到藩国的橄玉,又如何能够快速的缴纳年税呢?

“那个藩国无论男女,都会织一种长纱,那种纱布并不是蚕做的,那个藩国没有蚕,也没有可供蚕食用的桑树。他们用的是莲花根茎的藕丝。”

顾悦行睁大眼睛:“藕断丝连的藕丝?”

赵南星点头:“对,藕断丝连,不光是藕中有丝,就连荷花的根茎中掰开,也可以抽出一丝丝的脉络,把那些植物的脉络搓成细线,纺成白纱,白纱冰凉柔软,细嗅还有莲香,在宋国贵族中十分的受欢迎的。而且这个莲纱在当年的南燕是专门供给皇家寺院的东西,珍贵无比。据说当年南燕国沦陷,皇城火海,就把当时南燕国所有的莲纱全部烧毁了。其中还有一批七彩莲纱,据说是在纺织的时候掺入蝴蝶翅膀一同织就的,展开时候远远看去,宛如彩虹落地,闪闪发光。这条莲纱记载在南燕皇志中。可惜已经没了。”

那小官要的就是这个。

就是要那小国重新捡起来已经丢弃多年的纺纱。

南燕国虽然灭国了,可是不少人依然喜欢莲纱,就连很多宋国的达官贵人,也喜欢收藏莲纱以彰显地位。而莲纱除了那个小国之外根本无人能够仿效,所以没法作假。但是那小国的百姓,因为南燕国灭,失去了最大的通货来源,已经颓丧了多年了。

那就要动一动手段了。

***

说到这里,顾悦行叹息:“怪不得呢......我少年的时候,忽然家中就给我做了一身莲纱的凉褂,说夏天穿着那身褂子,清凉无汗,十分舒爽。我小时候那身衣服确实喜欢的很。后来我大姐姐出嫁,嫁妆中,也有一批莲纱。——听说后来,是因为宋帝不喜供佛,所以才没有通过每年的贡品中加入莲纱这一栏?”

赵南星点头:“父皇当时觉得,莲纱再好也都是外物,那因为当时南燕皇室的缘故,本国的桑蚕纺织都被压的喘不过气来,君王的喜好会影响京中氏族的效仿,同时也改变工商的命运。我父皇不愿因再走南燕那一套,再说了,南燕......拜佛成这样,不也成这样了么?”

南燕本来一直和那小国有贸易往来,其中最大的一笔收入就是给南燕皇室进贡莲纱,这也是那个小国举国都会纺织的原因。据说那小国名字十分的绕口,晦涩难懂,但是很多南燕的人,称那个小国为莲国。因为那个小国多湖,居民多一小舟出入,房舍也是建在水上,出生小儿尚且没有学会走路,就先熟悉了水性。三岁小儿就已经会潜入湖水中采摘莲花。因为遍植莲花,同时全民擅长织莲纱,于是有了莲花国的名号。

当时南燕富饶,毕竟靠海,水产丰富,且地广,温暖,果蔬多样,绸缎织锦也十分的先进。百姓各个面貌秀美,说话轻声细语,称得上是人杰地灵。尤其是南燕的皇室,皇宫中金碧辉煌,百花齐放,美人如云,据说当年,有一位小公主,在一副出自宋国画师的画中见到了洛阳的牡丹,就犯了相思,之后南燕的国主心疼爱女,便表示愿用一颗珍珠交换一朵牡丹,一时之间,洛阳的牡丹成批的运到了南燕的皇宫。

南燕的皇宫细细培育,而满园的牡丹在第二年却怎么都不能开花。活是活了,也生了满枝的绿叶,但是就是不见一朵花苞。之后问了宋国的花匠才知道,这牡丹花,喜寒,与梅花相似,非要冷上一回,冻上一冻,才能催的花开满园。

“别看牡丹生的艳丽,却是个泼辣的美人哦。”

牡丹泼辣却美艳,荷花清冷却柔弱。

端坐在莲台上的神佛,多么像那水中央的莲花啊,清冷孤傲,垂目无声,不管面对的是那些香客絮絮叨叨的祈愿还是咚咚有力的乞求,甚至是雍安帝举着滴血的宝剑红眼的质问,那莲台上的佛祖,都还是如莲花那样清冷。同样,在穷途末路的帝王放出一把火烧掉佛堂的时候,那金身泥胎的佛祖,也只能脆弱的在大火中沦为一滩碎泥和金砂。

大火,鲜血,碎掉的佛像,稳固的莲台,这一切都映射出了雍安帝的“穷途末路”。

穷途末路,是雍安帝一生的写照。

不管议论如何,也不是别人猜忌,这确确实实,是雍安帝的一生。

雍安帝登上皇位的时候,其实还不算是内忧外患的。当时和宋国关系不错,和莲花国也算和睦,若是那个时候雍安帝是个有为的君主,那么南燕还是有很大的可能回复之前的繁荣的。

但是偏偏,雍安帝碌碌无为,且他不愿意做皇帝,他喜欢写诗,喜欢酿酒,喜欢美人,喜欢一切风花雪月。偏偏就是不喜欢当皇帝,一开始他也不爱神佛,之后是他写诗,被一个和尚看到,和尚尚不知道他的身份,给他改了一个字,顿时连同佛堂,都被雍安帝另眼相待。

在所有的大臣,嫔妃,后宫都让他成为一个好皇帝的时候,只有那个和尚告诉他,他的诗写的很好,前世应该是个诗人。

他觉得遇到知音。

之后那个和尚成了国师,穿着七宝袈裟,手持镶嵌了宝石的权杖,脚踩莲纱铺就的地毯,从容走到了雍安帝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