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行者姚远 > 第三十七章 开业大吉

第三十七章 开业大吉

青岛的海边,冬天的大海并不肯平静,在风的裹挟下巨浪拍向岸边,撞碎在礁石上,留下一堆浮沫又打着旋的退下,溅起的水珠直扑上悬崖。周而复始、不肯停歇。

李清就站在那岸边悬崖上,凝视着脚下的海面,全然不顾迎面刺骨的阴冷与咸湿,久久不肯挪动脚步。

自从上次从京城回来,李清就像是丢了魂似的,总是魂不守舍、爱走神。琴岛杯厨艺大赛进行的如火如荼。她也跟着摄制组后面忙碌了起来。

作为节目制作组的新人,李清被安排的工作是又多又繁杂。可是这位姑娘好像总是粗心大意,爱丢三落四的,每每给自己弄得有点狼狈,惹得大家笑话。

好在她大大咧咧的性格和青春靓丽的外形,让人生不出厌烦,倒是觉得她没心没肺的样子有些可爱。

师傅关志伟对她的关心和照顾,让她顺利的融入了集体,甚至还跟几位嘉宾处成了朋友。比如那位花老师。

花老师全名花如卉,是位美女作家,美食栏目撰稿人。李清发现花老师曾经去过XC,并且在拉萨呆了有半年时间,一下就觉得找到了知音。拍摄间隙两个人就凑在一起,嘀嘀咕咕说说笑笑,好像有着说不完的话。

每天工作结束后还不分开,约着一起逛街一起去吃东西。两人俨然成了一对好闺蜜。

拍摄很顺利,最后的决赛,不出意料的山东菜大师的亲传弟子金海获得了冠军。最后的收尾工作结束,花如卉老师也准备回京城了。回去之前李清陪着她到海边走一走,看一看大海。

冬天的海边景色有些单调,海边没有人,只有些海鸟不断地在海面盘旋、鸹噪。花如卉看了个兴趣索然,却发现了李清有些异常。

李清就久久的在海边站着看向海面,眼神有些空洞有些吓人。花如卉有些紧张,小跑着过去拉住李清的小手,就发现那手有些冰凉。

“李清,你这是怎么了?想起什么来了?”

李清晃过神来,忙笑笑掩饰一下:“花老师,没事。我以前经常来这里,觉得这里地势高看的远。刚刚是有点走神了。”

“你看那些浪头打碎在礁石上,溅起的像不像雪花?”李清指着大海,岔开花如卉的关心。

“你这个丫头,是不是没见过下雪?不应该呀,青岛冬天不下雪的吗?”

“花姐,你会滑雪吗?我想学滑雪。”李清问的问题挺突兀的。

花如卉噗嗤一声乐了:“你知道滑雪又叫白色鸦片吗?我就是被人家带上道的,一开始滑就停不下来。每年不去玩个几天就觉得像是没过过冬天。他们有那些个所谓的雪疯子,会跟随着季节随着雪况,满世界乱飞,去滑雪呢。”

显然花如卉花老师也是个爱滑雪的,提起滑雪话都多了一些:“这次我回京城呆不了两天,就得出发去京城北边一个叫做崇礼的地方,住上几天,玩个痛快。”

李清眼睛就亮了一下:“带我去?”

“啊,你工作那么忙,走的开吗?”

李清不屑的说:“请假呗,正好拍摄结束了,后面播出就没我事了。我跟关志伟请个一周的假期,他肯定得批。要是敢不给批,我就找我二舅去!”

说罢,拿起电话就拨了出去。抱着电话在一旁嘀嘀咕咕了一会,挂上电话,回头跟花老师一仰头:“妥了!明天我跟你一起走,元旦以后再回来!”

花老师看着这位任性的姑娘,苦笑了下,不知说什么好。

李清请到假,兴致非常高,看了看表对花老师说道:“中午我请你吃饭吧,湛山寺的素斋非常有名。而且我还约了庙里的西堂大和尚,可以一起聊聊天。”

再繁复的事情只要提前安排计划好,事到临头时就不会慌乱。餐厅开业的事情也是这样。

经过几天试运营,从餐厅到后厨再到后勤部门,都已经经过锻炼,应对这个开业仪式可以说是有条不紊。只是是餐厅以刘春霞为首的那些个服务员,没有经过这么大的阵仗,难免有些慌乱。

但是姚远请来的外援发挥了作用。以前酒店餐厅的领班、服务员,只要是不在岗的,都跑来帮忙了。那几位领班可是大小宴会,经历的多了。在她们的帮助下,整个开业仪式热闹,又有秩序。

三十多桌的套餐对厨房来说就不是什么大事,本来厨房招来的都是有过一些工作经验的厨师,人手又富裕,菜品不少都是提前预制好的。听到起菜后,只是简单的调味,装盘就可以。

彬子本来要求三十只烤全羊一同上,营造一个壮观的景象。但是经过预演,根本就不可能。不只是烤炉够不够的问题,是那几位负责烤羊的师傅,根本就忙不过来。

就算彬子和大狗一起上都不行,没法保证三十只烤羊一起出来的火候一致,口感最佳。最后还是分成了两批上菜。

第一批十五只上去以后,第二批已经经过预制的烤羊进烤炉,半小时以后就可以上。这样反而有个另外的效果。就是十几个烤炉整齐排开,金色的烤羊旋转。浓烈的香味弥漫开来,引得人纷纷跑出来观看。就连那几位电台和报纸的记者,也暂时放下了采访对象,举起相机、摄像机纷纷拍了起来。

没错,红京天烤羊盛宴的开业引来了记者的报道。一家餐厅开业,同时要给贫困地区捐资助学,数字还不小,居然要捐一百多万!不只是丰N县宣传部门派出了记者采访,连县城所属的地区也派出了记者。

京城这边的区里知道消息,自己下属的村委会企业,居然有此善举,也没有闲着,当然也有人到了现场,拍些素材留作以后宣传。

本来联系的晚报记者也有了由头,派出了文字和摄影记者,可以光明正大地写个稿子发表,顺便把那信封里不薄的车马费收入囊中。

姚远还是不满意的叹口气,京城电视台的记者到底是眼光高,实在是请不动。只有生活栏目组的主任收下了储值卡,答应以后有机会过来品尝。

整个现场热烈又有秩序。一开始那一万响的鞭炮声,一下子就把气氛烘托了起来。这里是五环外,放炮没人管。踩着鞭炮声走进门的嘉宾就有点像是到了个婚礼现场。脸上笑的都是挺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