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一章 鬼婴

东华国东岭深处,深夜,大雨磅礴,电闪雷鸣。

一辆越野车行驶在山林之间,两束车灯照出两道因雨幕朦胧的光,照射在连绵的山体上就像两束手电照到了巨兽的脊背。

这是一条横穿八百里东岭的公路,由于东岭早已修了两条东西横穿的高速,这条原本的主干公路也就鲜有人走,而且还有各种奇异传说。

越野车停下,熄灭了车灯。车里有个胖子点上了一根烟,烟头忽明忽暗,借着烟头的光亮能看到胖子在打量眼前的一座矮丘。

这座矮丘与其它山丘略有不同,东岭连绵不绝,古木参天,乱石嶙峋,但这座山丘却很是“齐整”,尤其是山顶平平,整座山就像一座原本耸峙的高山被拦腰砍断一样。

更奇怪的是这座山丘上并没有什么高大的树木,也没有裸露地表的石头,只有低矮茂密的灌木。

胖子抽完一根烟,此时的雨已经暂歇,他费力穿好雨衣,戴好头灯,下车又从后备箱里拿出一个沉重的包裹开始爬山。

他体型虽胖,身形却有不相符的矫健,不过这雨后的山丘非常泥泞,再加上灌木阻隔,仍是让他吃了不少苦头,爬到山顶已是浑身是汗。

胖子借着手电的灯光在山顶走了几圈,脸上爬上了一丝微笑,果然不出所料。

休息片刻之后胖子走到平平的山顶中央,从包裹里拿出一节一节钢管一样的东西,又拿出一把小锤,叮叮当当的敲了起来,声响在雨后静谧的山野中分外清晰。

胖子将钢管不断地下敲,敲下一段又接上一段,在敲完第二节之后手中的锤子传来了沉闷的回馈,下面探到了什么东西。胖子皱了皱眉头,似乎有些意外。

这一节一节被敲进地里的钢管就是考古界常见的洛阳铲,用来勘探地下土层。

这个胖子自然不会是什么正经考古人员,而是几乎已经销声匿迹的“土夫子”。

近百多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古墓被发掘、保护起来,再加上监管、抓捕力度越来越大,土夫子这一古老职业几乎消失。胖子名叫刘掘,是仅存的一脉自古传承的土夫子唯一继承人。

刘掘这个名字就很“专业”,就是挖坟掘墓的字面意思,这都怪那个收养他传他手艺的师父,为了让他铭记香火传承而取的名字。

他本人对于传承这门悠久手艺并不热衷,无他,时代已经没有这门手艺生存的土壤,但终归是随了师如父的老人遗愿,再加上自己眼下的确着急用钱,才无奈又捡起了这门快要生疏的手艺。

在本门的传承书籍里有很多忌讳,比如这种雷电交加的天气是不适合下地的,不过刘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作为新时代、受过科学教育的青年,对于祖宗传下来的许多规矩都不甚在意。

不得不说这个刘掘也算有些才华,从小被师父传授了许多专业知识,老人去世以后自己作为继承人兼掌门人,就做主对很多传承技艺做了改良,具体就是祖宗之法+高科技。

比如这座常人眼中的平顶山,在他眼中分明就是一座大墓。他利用卫星图像对照寻脉定穴的方法确定了几个可能有墓的地势,又借助无人机实地勘探,确定这座山丘十有八九是一座大墓。

山上无石,是因为这本就是一座夯土堆。山上无树,当是土质经过特殊改造或者地下有水银之类的东西,让大树难以生存,千百年后就只剩下了生命顽强的灌木。

此刻刘掘拽出洛阳铲,仔细观察带出的图层,眉头越皱越紧,又回想刚才洛阳铲反馈的手感越来越迷惑,按照山丘的规模来看不该这么浅就打到墓顶。

刘掘不甘心的又在山顶不同方位分别打了几个点,最终还是回到中间,拿出一把折叠兵工铲开始动起手来。不知是不是刚下过雨的缘故,土质很松软。

仅一小时不到,刘掘的身体就消失在地面,这个洞有快两米深了。可见刘掘手上的功夫并没有荒废,只不过这个洞相比正常盗洞直径有些大,他的体型决定了这洞小不了。

在盗洞或者坑底传来了“咚咚”的沉闷声响,刘掘已经挖到了洛阳铲探到的物什。他用手摸了摸,又敲了敲,凝神倾听,眉头越皱越紧。

这东西非金非铁更不是墓砖,倒像是某种自己没见过的矿石或者金属,从敲击声响判断,东西不大,也不厚。

略微休息之后刘掘在坑底继续作业,在坑底直接向一边扩挖,打算将这东西挖出来。不一会儿功夫就将这东西清理出了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