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机修厂,崔大可继续在厨房忙碌。
下午上班的时候厂里突然下了通知,要求全厂下午抽出两小时开荒准备年后种红薯。
崔大可算算时间,感觉刘峰的效率也挺高的,这种种地的事情不是一个人就能拍板决定的,肯定得来回开好几次会议,开了会议还得往上报。
机修厂厨房后面有快闲置的土地,面积足有2、3亩,平常都是堆放杂物或者废旧器械等。
一听这地腾出来年后要种东西,工人们无论男女都是一股子干劲。
尤其是大家听说准备种红薯,劲头更大了。
红薯不怕落土烂,只求枝叶代代传。
这是一句俗谚,意思是说红薯生命力很强,只要你种下它,它就可以生生不息,就像新国人的精神,吃苦耐劳,根性强。
来年就算吃不到什么肉,有红薯吃也不错。
现在这个时代,受地域以及红薯苗的限制,一般春薯亩产量2000公斤,夏薯亩产量1000公斤。春夏合计便有3000公斤,即6000斤。
想到此,崔大可暗暗打算要不要找个机会将随身空间的红薯苗贡献出来,他可是算过,随身空间的红薯,亩产起码有4000公斤,这差距可是有点大啊。
就算有空间里的众多加成,这红薯苗拿到外面说不得也应该有3000公斤的产量啊。
在看看吧,反正不是现在种,年后种的时候在看时机找个机会说说这事。
等空地被清出后,也快到了下班吃饭的时间。
崔大可忙完了厨房的活,骑着他心爱的二八大杠出了机修厂的大门。
崔大可准备去图书馆给自己充充电,顺便借几本书回去看看。
这长夜漫漫,又没啥夜生活,有媳妇还好,这没媳妇,完全是寂寞的一马匹。
而且昨天何雨水的事情也给自己提了一个醒,自己要不然也去拿各学历啥的?
前几年,新国通过“走群众路线”开展过扫盲运动,当时公社里也开办过类似的扫盲班,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花一两小时的时间请了二位知识分子来给大家普及基础的认字、识字。
崔大可是高小毕业,有几次老师不在,他甚至还代班了几堂课,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从那以后崔大可就也没多参加这个扫盲班,空闲时间都用在如何填饱肚子上面去了。
骑行了将近四十分钟,崔大可来到了工人图书馆。
工人图书馆藏书不少,但是馆舍条件非常紧张,座位很挤。
崔大可看了看,感觉是积压了大量的未编书,应该有大量图书调入,所以存在大量的积压未编图书的问题,很多旧书刊都没有整理编目,想借什么书都得自己慢慢找。
崔大可办了张借书证,借了两本书,一本《养猪的基本知识》,一本是《学习的榜样》。
虽然崔大可不用养猪,了胜于无吧,看看也不错。
“猪要生活在一个干燥、通风和透光的地方,这样能……”
正看着,屋外传来了敲门声,听脚步应该是梁拉娣。
梁拉娣今天一下班就去澡堂好洗了个澡。
然后回到家后煮了一锅丰盛的晚餐给大毛、二毛、三毛吃,然后喂了秀儿后,将几个小孩哄睡,安奈不住,悄悄的过来了。
“梁姐,你怎么来了?”
崔大可放下了书本,打开了门。
梁拉娣脸一红,蹑手蹑脚进来后,自行关上门,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崔大可。
思念成瘾,梁拉娣从没体验过这种感觉。
“梁姐,你别这样看着我。我……”
“别说了,大可,我刚才看了,附近没人。”
梁拉娣没等崔大可说完,猛地扑进了他的怀里。
崔大可试了试想推开梁拉娣,却没料到她是越抱越紧,仿佛要将身体融化入崔大可体内一般。
崔大可轻轻的说道:“梁姐,其实你没必要这样,我对你和大毛他们好,并不是为了……。”
“我知道,大可,我知道我我不应该来,我是一个寡妇,但我就是忍不住来找你。”
“梁姐……”
崔大可还想说什么,没想到梁拉娣垫起了脚尖,红唇将他接下来的话堵住了。
崔大可也是血气方刚,食髓知味,猛得将梁拉娣扛了起来。
梁拉娣紧闭着嘴巴,承受了崔大可的狂风暴雨。
一时间,静谧的房间里只剩下那张床在支呀支呀响以及若不可闻的喘息声。
良久过后。
崔大可拿出了一个袋子,装了一听牛肉罐头、十斤富强粉以及一盒雪花膏递给了梁拉娣。
梁拉娣看着袋子里的东西,咬了咬嘴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