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放没走,拉拉李明楼的袖子担心的道:“过去看看。”
李明楼怕爷爷出事,忐忑着走过去。
“医生,我老公怎么样了?”
高叶很担心的问道。
医生摘下口罩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道:“万幸,没有捅到要害,手术很成功,再观察二十四小时,如果脱离危险期就没什么事了。”
也就是说还没有脱离危险期。
这就有点难熬了,李明楼看爷爷疲惫惆怅的站在一旁望向手术室,她就知道她不仅现在走不了,可能一会也走不了了。
事实跟李明楼想的一样。
李嘉铭已经被送到重点病房监控去了,但是家属能透过玻璃看见里面人的样子。
李临泉和高叶不放心李嘉铭,都趴在窗口看着。
李明楼想知道渣爹的现状,也趴过去看。
这一看她心都沉了,李嘉铭的面向正气不足,受了外伤的人还正气不足非常容易引起发热。
用西医的解释是由于外伤受到了细菌感染,所以人会发热。
中医的理论是为什么有人受伤不会发热有人却会呢?
别说什么手术的时候是在无菌的情况进行的。
首先,不可能绝对无菌,其次,人体本身就带有很多细菌病毒啊,还用得着外界的吗?
所以中医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外伤却发热不止,那说明他一定正气不足。
西医的术语就是抵抗力弱。
一旦正气不足,就算打针吃药未必能把感染消灭,因为是根源上的问题。
李嘉铭这个情况现在就应该上汤药。
李明楼方子都想好了,应该用圣愈汤。
方子组成有,熟地、生地、人参、川芎、当归、黄芩。
熟地,川芎,当归,这方子中含生血的四物汤,但却没有白芍,又加了人参,生地和黄芩。
是一般人看不明白的方子。
其实四物汤去掉白芍加上人参,是因为怕有形之血一时不能迅速的生长,就先补气,以起到固摄作用。
中医认为气能摄血。
什么意思呢,好比血液之所以能在血管中有规律的流淌,是因为人体中有气,这些气能把血摄住,让它有规律,一旦气息乱了,血液就可能崩了,像有人大出血,或者贫血之类,叫气不摄血。
或者气滞血瘀……都跟气有关。
人参是四百多味中药中唯一一个能大补元气的。
李嘉铭失血过多,此时正气不足,会引起虚高之热,方子中的生地是滋阴清虚热的,黄芩也是清虚热的,正对李嘉铭。
这个方子是元代名医李东垣的方子。
现代学医的人如果研究古人的书籍和方子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他们特意喜欢用补药。
其实这是时代造就出来的问题,那时候人是真的穷啊,营养跟不上,生病就只能补。
李东垣生活在元末明初,正是社会动荡的时候,老百姓过朝不保夕的生活,所以论补,他的方子都特别优秀。
后人还根据李东垣的补方创立一个补益派。
可见对于补这件事来说,李东垣是真的下了功夫的。
可是李明楼想了想,还是把话咽下去了。
第一,还是那句话,李嘉铭死不死的跟她李明楼有什么关系?要不是看在爷爷的份上她10血都不会输。
何况也不见得会死啊,兴许有抗生素帮工,人体免疫力发挥作用李嘉铭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