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丞相制度而言,权儿的眼光当真毒辣啊!
朱元璋来回踱步,背手思考,眼里是不见底的两潭深水。
忽的,他转头看向道衍和尚和黄子澄。
“你们先下去,改日朕再召见你们。”
“是……”
黄子澄如蒙大赦,不停叩手磕头。
道衍和尚虽也乖巧称是,心中却不免遗憾。
他还想听宁王殿下的真知灼见,以及朱元璋这位皇帝受启发后的发言。
下次吧……下次一定要向宁王殿下请教个明白。
道衍和尚怀着遗憾,一步三回头地离开。
蒋瓛也在朱元璋的命令下,带走了架辇与仪仗队伍。
等所有人走光,朱元璋才左手立于小腹前,右手背在后腰,上半身前探问:
“权儿,你的意思,可是限制丞相权利,打压丞相位格,压实丞相肩上的担子?”
呃……
朱权有些傻眼。
【我那么接地气的高屋建瓴,到你这咋就这么高逼格了?】
【我都快听不懂了好吧?你你不能说人话吗?】
朱权揉了揉额角,迟疑着点头。
“应该是父皇说的这样。”
“妙啊!”
朱元璋鼓掌大笑,眼睛里闪烁着智慧卓绝地金光。
这和他设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差不多的意思。
只不过朱元璋是把春夏秋冬四官当成了参谋、秘书,而朱权则大胆抛出了内阁制度。
其实就是将丞相换成首府领导的内政班子,只负责干活、背锅,不负责和皇帝分权、对抗。
“但具体的,还得细化。”
“要将他们的权责划分清晰,立好底线,绝不容他们越雷池半步。”
朱元璋敏锐的意识到朱权提出的这一制度的弊端。
如不能将权责细化清楚,以那帮文官的油滑,时间一久,他们照样能想办法提升自己的位格、舒张自己的权利。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政治敏锐度相当高。
从历史发展结果看,确实如此。
到了明朝中后期,内阁权利之大,已能束缚皇权。
若非时不时有权阉、皇亲国戚站出来斗争一二,怕不是华夏历史在明朝中后期就能改写。
朱权自不会将这些内容讲给老朱。
他的目的就是少干活、不干活。
一切都是为了躺平。
至于以后,管他呢!
“权儿啊……你这个主意好,朕采纳了。”
“为了奖励你,朕准了你的假,你也不必入宫帮朕批阅奏章了。”
听了朱元璋这话,朱权傲娇的翘起了二郎腿。
【呵呵,这就被打发了吗?老朱啊老朱,你也就这样了。】
【我要是将更先进的制度、体制抛出来,你还不分分钟跪舔。】
【算了算了,先就这。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
【我就乖乖躺平,享受婢女们的服侍,其他的……你老朱谁的忙去吧!】
朱权那咸鱼心态,以及对朱元璋地瞧不起,恨得老朱牙根痒痒。
朕要是让你舒服了,朕就不叫朱元璋!
老朱发狠,以一种慢条斯理的口吻说:“权儿啊……朕封你为全柱国,你不去上朝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