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6.谥

……

郑文在内阁受了众臣的行礼,就问道:“礼部尚书,朕父皇的谥号你们是什么意见?”

钱昌起身向郑文行了一礼,开口说到:“我们礼部行问了诸位重臣,谥出了平、章、温的谥号最为合适,只是陛下的意思是?”

郑文其实也不懂这些,沉思了一下,说道:“加上孝吧!父皇性情宽柔,就谥孝温吧!这也算是概括了父皇的一生。”

旁边的史官这样记载道:建启十六年,九月初四,晨,帝诏宰相、六部尚书、枢密使、京营节度使问先帝谥号,礼部尚书昌对曰:平、昌、温,何如?帝曰:加孝,为孝温,故此建启帝谥号为孝温皇帝。

接下来,郑文开始接触政务,看起奏折,但是却看得迷迷糊糊的,郑文的前身及自身都不是博学之人,前身也就算得上刚识字,这样下去不行。

遂开口道:“诸位臣工,停一下,朕说一个问题,朕从小至十八岁,学识不深,也不怕笑话,这个奏章写得太过于高深了,朕看不懂,今后的奏章,尽可能简单直白,否则朕看不明白,也耽误事,你们下去之后,也替朕转达朕的意思,也替朕说声抱歉。”

宰相刘健听了,说:“陛下不必如此,折煞臣等,臣等下去之后,定会让人改进的。”

其余众臣也纷纷表态。

自此之后,大乾的奏折就逐渐转化为实用为主,但郑文对群臣的谦意也于此传开,自此也落得了心胸宽广的名声。

郑文又接着说道:“这个奏折太混乱了,你们下去之后,在各个部门的奏折上写上各部的部门,分部门的整理,紧急的就写上急,一般就不用了,这样也方便朕和各大臣们先处理急务,再处理一般了,这样就方便多了。”

众人听了,也是一喜,这样处理,他们也方便多了。

自此,灵活多变的标签也贴在了郑文身上。

……

而此时,郑文的思绪,却是转到了九位大臣的身上,看看他们的出身履历,有世家出身的,有寒门出身的,有士兵出身的,虽然大部分是文人出身,但是还是一部分是武人出身的,说明大乾朝还没有形成文官彻底压倒武官的局面,两汉隋唐时代形成的尚武之风还是影响着大乾的。文武的阶限虽已泾渭分明,但是还没到两宋明清的武将低于文官、由文制武的的局面,说明大乾还是有尚武之风,对此,郑文还是很高兴的,他从小就崇拜汉唐,喜欢三国,喜欢的就是那股武力,那种“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气!

而且,看这些大臣们的履历,就知道他们大都是从地方上干起来的,从政经验丰富,有实践经历,没有眼高手低的类型,还没有形成“非翰林不宰相”的风气,世家与寒门并重,这说明大乾王朝起码是处于封建王朝的中下期,还没到王朝末期。

郑文此时想着这些,还是有一股子喜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