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齐霸春秋 > 第八十八章 秋社

第八十八章 秋社

因为今年齐国是个大丰年,在今年的秋收之后就应该举行祭礼,感谢祖先和神明的庇佑。秋天的祭典被称之为“尝”,与其他三时的祭礼相比,要举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国君在狩猎时要拿出点东西出来,表示将要以此赏赐给臣下,加强君臣之间的关系。

小白于是在秋收之后,在临淄东南的山林那里举行了一次田猎,既能整兵演武,显示作为国君的威仪。这样做又可以清理这片田中的猛兽,好让秋天伐木砍柴的农人们放心进山。

中国的老祖宗们对天人和谐是很看重的,山林是不允许随意砍伐的。因为春夏时节,草木生长,生命萌发。所以这两季不允许进入山林伐木,除非是砍树做棺椁,否则随便砍伐是不被允许的。这种对森林的保护措施也被称之为“山林之禁”。

这种山林之禁随着人口增长,对山林的开发不断扩大,传统制度也就慢慢地废弃了。只有一些特殊的名山大川,帝王陵墓附近会进行封禁,不允许砍伐樵木。这种封禁在清朝时达到了一个顶峰,一次性封禁了整个东北关外!

后世清朝时去东北谋生为什么要去“闯”关东?因为当时清庭还封禁了东三省,设立了柳条边墙,不允许关内的汉人去关外。一个“闯”字就能体现出这是在违法,或是冒着风险去干某件事的意思。

在齐国有专门管理山林河泽的人,他们被称为虞人。虞人就像是后世的守林员,但也是执法人员和税务人员。他们的任务就是要阻止人们去偷盗林木,因为这些山林算是国君的“专利”。想要大规模砍伐木头去卖也是可的,只要向虞人那里交税就行了,这些税金自然就进入小白的私库里了。

当然了,秋冬之时也会允许民众上山砍柴伐薪,当作燃料过冬取暖,这叫“驰禁。”但随着人口增长,山泽之禁便也松驰了,滥砍滥伐的情况到了战国便已经很严重了。所以那时的孟子便说过,斧斤以时入山林,则树木不可胜用也,说的就是要保护山林,不能随便砍伐,竭泽而渔。

在秋收结束之后的几天里,祭祀活动便在齐国各地展开了。规模最大最隆重的当然是小白在太庙里举行的秋祭,卿士大夫、公族们都会参加在太庙举行的祭礼。但这并不妨碍民间也对丰收进行祭祀。于是大至乡邑,小至村社,所有的人都在虔诚得祈求上苍和神明的庇佑。

虽然规模大小不一,形式有繁有简,但内容都基本相同。人们用捕获来的猎物,收获的五谷,从水里捞的鱼虾,天上射的飞禽,地上捉的虫豸,树上长得枣栗,人们酿的浊酒,总之一切能吃的东西都可以作为祭品。祭品种类越丰富,就代表礼数越齐全,人们认为这样更能取悦神明,给明年带来好的收成。

当人们完成整个祭祀活动,一起痛饮浊酒,载歌载舞,鼓瑟吹笙。让身体从秋收的劳累忙碌中舒缓过来,精神也在祭祀中得到了升华,人们整个身体和精神都会放松下来。有了这个秋天的丰收的粮食和收获,人们终于可以放下心来,准备好好度过这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