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崇祯大明 > 第三十九章万水归阴(九)

第三十九章万水归阴(九)

接着崇祯继续看了下去。

许多事情都描述的很简单,只给了一个大致的经过和结果。

第九条写道海陆相犄角奇兵复辽南:备兵防海,“节制两镇,凡一应兵马钱粮、征收调遣、防剿功罪尽归经理”。当其之时,“一方豪杰皆在老公祖幕下”,他运筹帷幄,节制悍将毛文龙、指挥大将沈有容和张盘飞船往来攻袭于辽海各岛间,战线绵延至千余里,多次挫败后金对明朝沿海一带的侵扰。

崇祯瞧得是热血沸腾。

看袁可立的事迹,简直就仿佛是在看一本比还要精彩的故事。

其中的谋略,手段,以及对人心的把握,和对时局的洞彻,简直让人头皮发麻。

“原来毛文龙的功绩,有一大半都应该算在袁可立的头上。”

崇祯嘀咕的一声,继续看了下去。

直到看到袁可立设计策反后金女婿刘爱塔,夜袭金州,收复旅顺,连克金、复、盖三卫及红嘴、望海、永宁等多堡要地,收复辽南海岛疆土千余里,膏腴之地失而复得,后金“四卫已空其三,沿海四百余里之地奴尽弃之而不敢据,所余者酉虏千人而已。”

金州、旅顺和复州、永宁等地的收复,在辽海开辟了辽东战场的新局面,使登莱、旅顺、皮岛、石城、宽叆等地连为一条弧线,对后金形成了一道大大向前延伸的屏障和包围圈,不但解除了后金对山东半岛的军事威胁,也令明朝千里海疆重新得到整固,形成了对后金的海上军事封锁,加重了后金占领区内战略物资的紧张状况。

崇祯心中的震动就更大。

策反啊。

多么熟悉的手段,其效果更是史无前例,然而这么好的机会,最后还是······

崇祯思索了一下自己脑海中的辽东地图,似乎和李过他们收复了广宁和西平一带的那些土地差不多大。

不过他是以强大的火枪兵正面进攻,可比不上袁可立的老谋深算。

恍然间,对于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的认识,又多了一层理解。

要是当时大明的军队很能打的话,也不需要袁可立禅精竭虑的谋划这些东西,完全可以正面进攻,到时候取得的成果将会更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生不逢时啊。”

崇祯只能这么感叹一句,好在袁老还活着,能够跑到小县城去教书,想必身体还硬朗着呢。

自己有幸能够见到这样的一位奇人,真的是自己的幸运。

奈何看年纪已经六十九了,也已经过了人生最辉煌的时刻。

再后来就是第十条,严关设重伏夜火烧连营。

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初三,后金利用海水结冻之机,以万余骑绕袭旅顺,以报袁可立火攻夜战的惨败之仇。

袁可立据谍待敌而动,他对登莱和东江两镇的水师进行了新的布局,令明军在旅顺城外险关设伏,而沈有容则率水师游离于沿海各岛间奇袭策应,明军在张盘的带领下死守城池,直到火药用尽,犹坚守不降。后金无计可施,遣使议和,被张盘立斩于军前,后金大败,落荒而逃。

“起用袁可立是天启帝的一大亮点,辽南一盘棋,下活了整个辽东,由原来的节节败退丧地失城转为以攻代守收复辽南。”

崇祯激动的一拳砸在桌子上,激动的说道。

惊得其他还在吃冰淇淋的人,都抬头看着崇祯激动的样子,仿佛是看到了什么精彩的东西,情不自禁的想要表达一二。

然而,接着就又见到皇上沉静了下去继续看着小册子,他们才面面相觑的对视一眼,继续对付着手中的冰凉甜点。

但暗中交流的眼神,都是在骆养性的身上。

都想知道,骆养性给皇上看的本子上,到底写了什么,只可惜的是,此时的骆养性,却仿佛瞎了一般。

怎么都发现不了别人给他的眼神暗示。

要不是不想军前失仪,他都想砸吧着嘴,好好的得意一番。

要知道,他自从接到了袁可立的消息之后,就立刻展开了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内心深处的触动就越大。

大明之前,也应该都是有这样的一批人,才能够在一群贪赃枉法之辈当中,做点实在事情吧。

于是也就有了,袁可立在高阳县,随便一个建议,就能够跑到皇上的案头上来。

当时可是地方上要求私自组建小学的,还有教师的申请也在其中。

李定国不在,李长庚就把这个建议送到了崇祯的手上。

当然也很快就下达了批示:“同意方案”。

崇祯瞧着很提气,可继续往下看后,心头就是憋了一团火。

袁可立去职了。

张盘死柳河败,大好的局面,就这么轰然崩塌。

孙承宗一人无法主持辽东大局,金人无惧,劳师袭远,掠觉华攻宁远,玩“议和”断邦交,弄明师于股掌之上。

积数年之力打造的关宁大反攻未尝一用就胎死腹中,以至于后来的关宁军在孙阁老离职后的数年间坐困耗资拖垮大明财政,总是在自己的防区内被动挨打且越打越残。

这也就是崇祯接手之后,大明的现状。

要不是崇祯压下心头的恐惧,拼死一搏,哪还有现在的大明,早就被某些人给卖的一干二净了。

如今崇祯每一次想起自己当年惨境,心中的怒火就是高涨。

“啪”

手中的小册子拍在了桌子上,崇祯缓缓的闭上眼睛,喘息了一下,平复了自己因为气愤而引起的激动心情。

“袁可立袁老是不能被派往宣府镇了。”

六十九的高龄,崇祯可不敢把这样的人,给送到宣府镇去吃苦。

以前是没有办法,才需要一位老人兢兢业业的守着登莱,等着大明的兴盛,现在还想要这样的老人去主持宣府镇的事物。

那么崇祯都要怀疑,大明还有没有人才了。

李长庚心头一跳,自己可是听骆养性说起过,袁可立很厉害的,他自己也是见过关于袁可立的所有资料的。

可以说是“完人”一个。

这样的人,皇上都不用,那大明还有谁敢去宣府镇啊。

“袁老年纪大了,受不得车马劳顿,更受不得塞外的苦寒,这样吧,你再推荐一位年轻有经验的人出来。”

崇祯没有察觉到李长庚面部表情,自顾自的继续说道:“宣府镇是个重镇,周边的关系如今并不复杂,无论是谁去都是捡功劳。”

这话说的,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无语。

虽然是实情,可也不要这么直白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