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被治理的不错。
这里的汉人,相比于其他的地方,也因为地利原因,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崇祯对这个地方的第一个感受就是,来到了大明的某一个州府,几乎是在照搬大明的一切。
李长庚的后人,就在这里生活着。
也在这里做着曾经李长庚未完的事业。
在朱慈焕解开了许久都没有想通的心结之后,整个人都轻松,阳光了许多,尽管对于崇祯这位父皇,依然只是毕恭毕敬。
没有过多的亲近。
可对于张嫣来说,那就是比在任何一块地方,都要过得高兴。
偏心,却别对待。
朱慈焕也是会的。
别看崇祯此行身份和地位最高,朱慈焕也没有任何的失礼之处。
可那也要看和谁比较。
坐在船上,看着河道的两岸。
此地本来是没有柳树的,可大明的人来了之后,也就栽种了柳树。
经过了几年的成长,现在也是绿树如茵。
张嫣看着远处柳树下纳凉的人,怔怔的出神片刻,忽然说道:“皇上,我可能不能陪你继续走下去了。”
崇祯讶异。
他没有料到,这一次出行,自己身边的人,又有一个要离开他。
崇祯询问的表情,让张嫣一阵不自在,就是身旁的其他妃子们,也都抱着谨慎的表情看着两人。
出行本来就是很累的。
不过在累的同时,也会有着不同的见识。
对于一些一直都在深宫之中待着的妃子们来说,也是一场难得的游历。
“你也知道,我这一生都不可能有孩子的,前半生都给了皇上,我打算把后半生给自己。”
张嫣不想走了。
只因在这里,有了一个更加让她牵挂的人。
年纪大了,身边要是有一个孩子,能够一直孝敬她,她就觉得,此生才算是完美。
崇祯沉默。
他能说什么?
人家又不是他的皇后,能够不顾及自己的名声,陪着他半辈子,应该知足了。
“想留下就留下吧,这里的风景也很不错,朱慈焕也很照顾你······”
剩下的话,崇祯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离别总是最伤神的。
他原以为,自己身边的女人们,都会陪着他一直到老。
现在看来,确实老了。
却在刚刚老去之后,就要分开。
此刻,说着说着,他都有些后悔,把自己的孩子们全部都分封了出去。
天南地北,一年也见不到一次面。
“不要想太多,你曾经是皇上,往后在许多人的心中也是,就算你现在已经扔下了一切,可所做的事情,我都看得出来,都是为了大明的周围,能够安稳下来。”
张嫣不是笨。
之前都不展现自己的聪慧,不过做为一个女人,在大明的这个环境下,完全没有她说话的权利。
哪怕是崇祯给了她们说话的权利,也以为习惯的原因,不自觉的远离。
经过了明熹宗朱由校的那一次死劫,张嫣也看的明白,朝堂斗争的残酷。
一个人,怎么可能和一人斗得过?
也就崇祯另起炉灶,用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办法,才把握住了大明的脉络。
不然现在,崇祯也正头痛着,怎么去分别谁是自己人,谁是敌人了。
“你看得明白,我的那些儿子们,也都看得明白。”
崇祯苦笑着说道。
几乎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自己的子女一定要聪明,不然会吃亏,可崇祯心里想的则是子女还是笨一点最好。
免得聪明的过头了,就会想着大明的那个位子,从而生出了非分之想。
当然,太笨了也不行,被人骗依然会过得很凄惨。
“孩子聪明了还不好?总好过你一个个的教训过去,才算是父慈子孝?”
张嫣一瞪眼睛,看得崇祯尴尬的不知说什么才好。
“不说这些了,我就在南越多陪你一段时间。”
崇祯本来是在十三天之后,去往下一个封地的,因为张嫣的话,就改变了注意。
他感觉得到,要是他这一次离开的太快,下一次见面还不知道何年何月。
对于这个时代的交通。
崇祯也是有心无力,大明的科技攀升已经很快了,却还是感觉距离越来越远。
实际上不过是,从原来的中原腹地,走了出来之后,天地恍然之中,变得更加的广阔了。
每一次见面,可都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
冬日的南越。
不同于大明京师时的模样。
随着船运的发展壮大,海面上行驶的大船,有几乎一半都是有着大明的标识。
转眼就到了崇祯二十五年(1651年)。
这一年,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京师的承天门会被建奴们改名为天-安门。
不过现在,承天门还是那个承天门。
于此同时,大明皇帝朱慈烺,颁布了《航海法案》收录进了大明律当中,明确的规定了,大明的航海商人们的安全和利益。
也明确了大明海域的范围边界。
同时扩建了水军的实力,以此来确保海域的安全通行。
这是崇祯在的时候,没有做到的事情。
当时的情况却就是,大明的海商并不是很多,大明税收的主要来源就是工厂和通商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