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崇祯大明 > 第四十章四面边声连角起(二)

第四十章四面边声连角起(二)

坤宁宫。

香炉上燃烧着淡淡的青烟。

天气渐冷诺大的皇宫之内,也就越发显得冷清。

周皇后捏着一枚黑子,落在棋盘上,蹙着眉头目光看着妻子的走势,仿佛要看出下一步棋的活路。

“不下了,下多少盘你也是一个输字。”

张嫣没有落子,反手拿起身边的一杯清茶,小口的喝着。

“不可能,下一局我一定会赢。”

周皇后倔强的不依道。

“还下一局,你的心思就不再棋盘上,你拿什么来赢?”

张嫣好看的眉毛一挑,大大的圆眼睛,一瞬不瞬的看着周皇后说道。

“要我说,你就不应该固安朝堂上的事情,哪怕是内阁首辅韩爌,你也可以当他不存在,只要城防军还在你的手上,守住京师就是最大的功劳。”

一旁伺候着的婢女在两位皇后说着敏感话题的时候,就悄悄地退了出去,若不是田守新知道此地必须有人伺候着,他自己也不想待在这里。

此时眼观鼻,鼻观心的低着头,眼角的余光看着两位皇后,等着茶水没了,立刻上去给添满。

“在以前,那些大臣们总是说皇上这不对,那不对,可看了魏忠贤递上来的消息,想的多了就发现,不是皇上不对,而是皇上干出来的事情,挡了某些人的财路。”

张嫣比周皇后监控线的时间多,琢磨人心的东西,自然就慢慢的学会了一点。

没有人是傻子,曾经的天真,也不过是对某些消息的认知不准确而已。

“挡了某些人的财路?”

周皇后不解,这些人做官,难道不都是为了大明好吗?

“能把五千多万两银子,不到两三个月挥霍一干二净的臣子,你能相信他们真的会为了整个大明付出一切?”

张嫣一番白眼的接着说道:“他们当中或许真的有为了朝廷,为了大明的,也绝对都是一小部分,而且这一小部分,还会被边缘化,不但掌不了权,还有可能被人栽赃,你信不信?”

田守新忽然觉得自己应该和魏忠贤换一个位置,他宁愿出去劳心劳力,也不远听这些让他心惊胆战的话。

若是今日的谈话被传了出去,两位皇后绝对会没事。

他的小命能不能保住,就看两位皇后会不会帮他说话了。

毕竟那些儒生和大臣的口舌,可是能够积毁销金的。

“可驻扎在固安的袁崇焕也是来信说可以和城内的守军,一起出城来一次堂堂正正的大战。”

周皇后自己拿不定主意,就把袁崇焕给她的密信拿出来递给张嫣看。

“信我就不看了,我只知道一件事情,宁锦防线是他袁崇焕没有守好,一个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建奴入关的人,可不是一个应该相信的人。”

张嫣也想看信中谢了什么,可理智让她觉得最好不要看。

想了想接着说道:“最好烧了它,就当它不存在,你我都不是能够领兵的大将,能够信任的也只有王冲能够守好京师。”

棋子被周皇后拿在手中,又撒进盒子,来回好几次才似限定了决心。

“守信,你拿本宫的望远镜,起送给守城的王冲,告诉他,守城事宜他全权做主。”

望远镜是徐光启送过来的,到目前为止本就不多见。

也算是她如今最心爱的玩物。

虽是玩物,可她从崇祯的口中早已知道,这种东西对于军事可是相当于装上了千里眼,能在很远的地方看透敌人的虚实。

说是神器也不为过。

“是!娘娘,奴婢告退。”

田守新此时心里想起的竟然是魏忠贤的一番话:京师无忧,你我无忧,京师有变,你我完蛋,而京师的安危系于王冲一人之手,只要王冲不倒,京师就会安然无恙。

心中暗道:到底是跟了两朝皇帝而不倒的人,说的话果真大有见解。

**

兵部尚书陈新甲自从建奴兵临城下之后,每一天都在借酒消愁。

可只有真正的枕边人才知道,借酒消愁是假,躲避插手军权是真。

每一天内阁首辅韩爌的人,都会来此一趟。

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他能做的就是洁身自好,不参与其中。

此时他的书房,满屋子都是酒气,中间一个小火炉,上面也在温热着一壶老酒。

旁边的小桌子上,也放着几样下酒菜,下酒菜少了有一半多,可杯中的就没有下去半分。

陈新甲靠在椅子上,仰着头样瞧着房梁。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朝中的暗流涌动,他是知道的,自从韩爌辞了内阁首辅之后,就没有安静过。

“太贪了,五千对万两白银,嘿嘿,居然能吃得下,也不怕给噎死。”

崇祯离开京城时,留下的抄家银子,无论是去往辽东边关,还是去往什么地方,都不是从他手上经过的。

能够越过他兵部尚书的权限,把银子悄悄的给运走,除了韩爌不做第二人只想。

可这人一开始接位内阁首辅的时候,还算老实,虽然办事不是很给力,却也不会贪污受贿。

谁知皇上离开了,就像猫离开了老鼠窝,一只只蛇鼠都跳了出来,表示这些银两分了算了。

他们也不想想,皇上能换一次朝臣,就能换第二次。

能抄家一次,也能抄家第二次,分的再多,到时候还不是人家皇上的。

“利令智昏啊。”

陈新甲叹息一声说道。

“是啊,利令智昏啊,老夫怎么就股民心窍,敢做出这种事情呢?”

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不一会随着推门声响起,进来一人。

陈新甲听到声音身体立刻绷紧,随后无可奈何的继续躺下。

“韩大人来我府上不只是有何贵干?”

来人正是韩爌,进了屋子,立刻温暖了不少,脸色也跟着红润起来。

“不知陈尚书觉得王冲如何?”

韩爌拿过陈新甲面前倒满酒水的被子,一点也不见外的边喝,边问道。

“知兵。”

陈新甲仿佛吝啬语言,只说了两个字。

“是啊,知兵,想想多少名将都是从知兵开始的。皇上当真慧眼如炬,一眼就相中了这个人才,京营解散之后,也是留下了这么一位。”

韩爌面带唏嘘。

知人善用是君主的必备技能,可惜一念之差自己似乎断了辅助明君的可能。

青史留名可是儒家多少人的向往,明明这个机会自己搓手可得,却为了让皇上重视儒生,生生弄出了一场大戏。

然而似乎,也没有自己想想的这么好。

“韩大人今日说了这么多,我想应该是皇上派出的援军到了吧。”

陈新甲好奇的接着问道:“我可记得到目前为止,前来救驾的援兵是一个都没有,不知皇上派出的是那一路队伍?”

全国的军队,哪里有多少人,哪里的队伍能征善战,他作为兵部尚书心里一清二楚。

准确的说现在没有那一支明军,能够正面打败城外的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