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氏被灭族,完全是先縠一个人的责任。所谓“恶之来也,己则取之”,说的正是先縠这样的人。
但从先縠在春秋舞台上的表演来看,先縠所犯的错,都集中在一个点上,那便是急功近利。先縠太想着立功了,太想着早点恢复祖先的辉煌了。于是,泌地之战中,他成了坚定的主战派。主战就主战好了,但再怎么样,你不能违反军纪啊。
在荀林父等人为了保护他而被动地与楚军对峙时,如果先縠能够收敛一下自己的那种不切实际的雄心,严格遵守集体会议的决定,那也没有晋军惨败的事。但当士会提出不管如何,军队都要加强戒备时,又是这个先縠泼冷
(本章未完,请翻页)
水,结果自己的中军不加任何戒备,被全线击溃。
在晋景公听从了士渥浊的意见不再追究泌地之战各帅佐责任后,先縠应该更加低调,重视内部团结,亲近象荀林父、士会、赵朔、郤克这样有本事的人。结果却又想着要立些功劳,搞什么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清丘会盟,把晋国再次拖到了既丧失国际声誉又面临与楚军交战的境地。
一步错,步步错。为了给晋国找一个不去救援宋国的理由,先縠居然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与赤狄勾结!
你先縠是谁啊?是晋国六卿领导班子成员,而且是中军佐,第二把手啊。你这样乱来,让本来对你寄予厚望的晋景公情何以堪?
你先縠本来便在泌之战中让晋三军将士对你恨之入骨了,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从战场回来成为残疾的士大夫又不知有多少,你不收敛不低调不主动请罪,反而到处想着立功立功,结果,害了整个先氏家族啊。
有史料把先縠与赤狄勾结认为是先縠要发动政变,但笔者看来先縠是没有这个主观意愿的。先縠只是太冲动了,太不讲政治了,他率性而为,自以为是,但他在骨子里是想着报效国家忠于国君的。
想想看,再怎么样,先縠不可能借着赤狄的一个部落来完成自己发动政变的计划,先氏家族已经长时间没在晋国政坛上露脸了,先縠这一次出任中军佐,本来也无非是晋景公想要起用已经成长起来的先縠而已,并非先氏家族自先克被刺杀后为晋国立了多少功劳之故。
可怜可惜可叹可悲,先縠,走吧。再见了,曾经伟大的先氏家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