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这次干部人事变动,栾氏除了自己仍旧是中军元帅外,其余不过是自己的儿子栾黡当了个公族大夫,另外一个儿子栾纠担任了国君的车御,统领全国校正。
校正,就是掌管战马及戎车车御的官职,需要说明的是,国君的车右、车御都是固定的,但其他将领的戎车车右及车御都是战前由军尉另行安排的。那日常就需要储备一批有资格担任车右、车御的人,其中车御则由校正来负责统一管理,即栾纠是全国车御总管。
虽然说两个儿子都得到了重用,但相比荀氏家族来讲,那实在是太吃亏了。甚至魏氏本不足为虑的,但现在一下子进了两个卿,还有一个公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族大夫。看来,自己主导的弑杀先君厉公一事,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原谅。
栾书想起了赵盾,赵盾同样弑君,一开始也并没怎么追究责任。但到后来呢?后来,当然是代表赵氏大宗的赵氏家族被灭门!
栾书终于害怕了,他非常后悔,迎立晋悼公是他的主意,他一直认为,找个小孩来当国君,他可以掌控一切。但现在呢?
栾书又不是呆子,他一眼便发现了就是这位刚即位的少年国君,居然将他的许多特权给剥夺了,无论是任命太傅,还是在军中安排了这么多干部,都不是他的亲信。
而他提出的那些人事名单,晋悼公只录用了几个人而已!
本想找只绵羊来当国君,谁知找来了一头猛虎!栾书肠子也悔青了。但悔有个屁用?你栾书担任中军元帅以来,为晋国到底做了哪些事,谁都知道。
本来,你是一位多有才干的贤臣啊,谦虚谨慎,圆滑处世。但一旦当上了中军元帅以后,你把自己的才干几乎全部用于权力斗争上!
在栾书执政期间,晋国的权力斗争之激烈,令天下诸侯都目瞪口呆,令晋国上下心惊胆战。细数一下,共有六卿被诛,即赵同、赵括、郤锜、郤犨、郤至、胥童;四族被灭,即赵氏、屠岸氏、郤氏、胥氏;一君被弑,即晋厉公。受牵连者不知成千上万。
在这样的权力斗争中,栾书所表现出来的奸险毒辣及不择手段令人不寒而栗。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但栾书真的不知道这个时候在哪里,他每天胡思乱想,过度的担心使栾书很快病倒了。
由于史料缺乏,我们不知道栾书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但这一次的晋国人事调整,栾书是最后一次出现于史料。晋国历史上最牛之一的国君晋悼公,就轻轻用一记人事调整,便击垮了这位敢灭四族、敢杀六卿、敢弑国君的中军元帅。
也许,就在这一年,公元前573年夏,栾书便去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