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灵公却认为联军既然要来伐齐,那必然要渡过济水,而齐军据济水而守,作好充足的准备就行了。在齐灵公看来,此次作战,是防守型作战,但齐国的目的并非单纯的防守,更要有机会进攻,是一种主动的防守。相比当年的鞍之战,那是齐顷公的主动进攻。主动进攻失败了,那现在的战术应是主动防守!
齐灵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还认为,联军虽然势众,但都是乌合之众,真正有点实力的,无非是晋国的军队,而晋军远道而来,势必疲惫。齐军沿济水而部署,并修筑工事,将防洪堤坝都利用了起来,在堤坝外更是深挖壕沟,象这样的工事,应是万无一失了!
齐灵公有道理吗?当然有,毕竟率领全部齐军主力会战十二国联军,齐灵公再混也不可能乱来。而且,既然齐灵公的主动防御之策能够落实下去,相信也是得到了大多数军中将领的认可的。
果然,晋国国君晋平公、中军元帅荀偃率着十二国联军到达济水南岸,见齐军准备充足,如果强攻的话势必损失惨重。
荀偃一时心急,却又无可奈何。联军就在平阴城外与齐军形成了对峙局面。
齐灵公洋洋得意,他站在平阴城头,指着联军对齐军将士们道:“看看,这就是联军,就这个鸟样。耗吧,等把他们耗撤退了,众将士随寡人一举平了鲁国!”
齐灵公还想着,敢好是来一场大雨,各国又爆发洪涝灾害,然后联军狼狈而撤,到时齐军择个别弱师追上去狠狠咬几口。
只要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那以后一定会有中原诸侯来抱咱大齐的大腿。中原,由你们晋国作威作福上百年了,得换换老大了。
联军呢,见平阴城防守如此严密,确实没什么好办法。各国诸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荀偃,荀偃的头越来越疼了。唉,教训齐国,确实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想当年,鞍之战大败齐军,那是齐军离开了齐国,深入了晋国,然后又被莒国偷袭。现在的情况与当年可完全不一样了,现在齐国是主场作战,占尽了天时地利,怎么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