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65节 乐圣师旷(4)

第65节 乐圣师旷(4)

晋平公很清楚自己是怎样一位国君,他就是一个吃喝玩乐的主。有一次,晋平公宴请一些大臣,到酒酣时,晋平公居然洋洋得意道:“天下再也没有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事了,想喝酒时有酒喝,想听音乐便听音乐,想打猎便打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谁都要听国君的。”

群臣一片恭维。突然,晋平公看到一个黑影向自己撞来,幸亏他闪得快,只听咣的一声,众人惊愕中才发现,原来是师旷操起自己的琴,向晋平公方向夹头夹脑砸去!好在他是瞎子,琴没砸中晋平公,砸向了晋平公身后的纹壁。

你师旷想要弑君啊?晋平公还没开怒,师旷大声道:“刚才,盲臣听到了一个小人在胡言乱语,气愤至极,以琴撞之,这个小人是谁?站出来,我还要痛扁他一顿!”

晋平公忙道:“太宰息怒,太宰息怒,那不是小人,那是寡人,您弄错了。”

师旷眼瞎心明,其实哪里会弄错?但师旷就是这样一个敢于以自己的方式劝谏国君的人,可以说,在当时的晋国,在劝谏国君上,无人出其右。

这是一位值得世人尊重的音乐大师,晋平公也非常欣赏他,所以对师旷的无礼,晋平公总是不予计较。这一次,差点被师旷的琴给砸了,但晋平公还是对师旷的直言相谏非常感慨,他当场便对众人道:“寡人无德啊,酒后失言,没有师旷,寡人还将继续犯错,寡人一定要把今天的事当成一个教训。”

在音乐专业上,无人出其右;在劝谏国君上,亦无人出其右。在当时江湖霸权和公室力量都日渐衰落的晋国,师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旷就象一颗亮度虽有限但顽强放出光芒的星星,给人耳目一新。

据说,师旷经常以乐谏君,并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他多次劝谏晋平公要爱惜百姓,不能滥用民力,尊重劳动。后世的孟子称师旷为“亚圣”,在师旷的基础上,形成了“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思想。

从这个意义上讲,师旷应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位乐师能够深得晋悼公、晋平公两代晋国国君的充分信任,这与其个人的人格魅力和辅政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师旷不但是音乐大师,他更是晋国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他才华横溢,正直善谏,口才一流,经常为国君在国政大事上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