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朱祐极不与理会,李玄衣决定换一种方式:“敢问柳兄师承何处啊?”
“自然是儒圣。”朱祐极轻笑一声,悠悠回答。
“天下儒道,自然都是出自儒圣。”对于朱祐极耍心机的回答,李玄衣并未露出不满,反而点头承认了他的话:“不过虽然儒道殊途同归,但却有不少分支。”
“比如青云书院的程亚圣之道,比如稷下学宫的周师之道,又比如说小圣贤庄的荀子、孟子之道,自孔圣创立儒道以来,三千弟子,贤人七十二,开枝散叶,发展出了无数分支,儒道昌盛。”
“而天下儒道,虽然众多,观点也众多,但都绕不开三大圣地,敢问柳兄,出自何处啊?”
说到这里,李玄衣盯着朱祐极,希望他给出一个回答。
“我自修的。”
朱祐极自然不会说真话,他也没必要对李玄衣说真话,他本身就是朝廷派来试探他的人,对于这种人,他为何要说实话呢?
一旦旁人知晓,自己修得儒道来自周师周浩荡,肯定会引起许多朝廷的忌惮,这不方便朱祐极未来的行事。
毕竟周浩荡是有前科的,以自身之力,改天换地,请君王赴死,斩杀昏君。
这种行为,在读书人眼中,自然是为民请命,怒斥君王,酷毙了。
但是在朝廷和皇室的眼中,简直是大逆不道,其罪当诛。
若非周师周浩荡威望太盛,而大奉又需要周师的权威,来彰显自己的正统,只能硬着头皮,承认周师的地位。
但因为程亚圣的新理论的出现,逐渐改变了儒道的格局,让儒道更容易晋升,更容易融入王朝,受到限制。
对于执政者来说,这简直是最完美的方式。
于是在大奉皇室的推波助澜之下,原本建立在青云书院的周师雕像,都被移走了。
若是稷下学宫不惜以赌斗的方式,强行赢回了周师雕像,恐怕这座雕像,很快就会消失在读书人的视野中。
所以,怪不得稷下学宫院长周行天怒斥程亚圣,说他这是在断儒道的根。
“自修成大儒?”
这个回答,简直是太可笑了。
儒道的修炼,需要大量的儒道典籍,还需要有师父在旁,谆谆教导,指正道路,以免误入歧途。
门户之见,大于天。
修炼一途,更是如此。
很多家族都流传着,传男不传女的传统。
对于弟子的挑选,更是慎而又慎。
很多人收不到好弟子,宁愿武功绝技失传,也不愿意随意传授出去。
这就导致很多武学技艺的断层。
儒道亦是其中的一部分。
没有人教导,单凭自学,是绝对不可能成为大儒的。
哪怕是名动天下的周师周浩荡,也是师从青云书院,才学习到了儒道顶级功法《儒道文心》。
儒道功法决定了上限。
只有三大圣地衍生出来的顶级功法,才是最接近孔圣最初创立儒道之时的功法。
只有三大圣地功法,才有资格晋升亚圣。
这就是三大儒道圣地的强大。
“那柳兄真是好天赋啊!”
对于朱祐极的回答,李玄衣是一个字都不相信,但他并未直接揭穿,而是问道:“敢问柳兄此番来业京,有什么安排吗?”
既然得到了跟脚,按李玄衣只能再换一个方向,询问朱祐极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