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171章:出嫁

崔扬上前,背对着姐姐,道:“姐,我背你出门。”

她没有耽误,在母亲依依不舍的眼神中,趴在弟弟的背上,由他将自己送出府门。

府外,附近的百姓都在看热闹。

当一袭玄色鸾凤嫁衣的新娘子出现,围观者的眼神更亮了。

时下可没有盖头,而是用一把团扇遮住半张脸,哪怕是只能看到一双眼睛,他们也觉得眼前的女子今日极美。

况且,这位可是当今的皇后娘娘,作为普通百姓,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见到帝后一面。

今日能看到,可谓三生有幸了。

车驾很奢华,从外边看格外的宽敞。

前边有六匹毛色锃亮的黑色高头骏马,精气神十足。

一番折腾后,崔怡进入车驾,里边铺设的甚是贵气。

下边铺着雪白的地毯,是用几张雪貂皮鞣制而成的,踩上去悄无声息。

车驾身处是一张雕镂精美的贵妃榻,铺着软垫,旁边还放着黑色的被子,被面是金线绣制的龙凤交颈刺绣。

左手边放着一排排的如意吉祥匣子,她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并没有动。

车驾微动,很快在众人的接连道贺声中缓缓驶离。

“娘娘!”

一个长相喜庆的小姑娘进来,向崔怡行礼。

崔怡此次出嫁没有带贴身侍女,大秦废除了奴籍,府内的人都是自由身。

而皇宫非一般的地方,二夫人担心没有卖身契辖制,带去的贴身侍女,说不准日后就能成为捅向女儿的利刃。

大秦是一夫一妻制,前朝亦是如此。

但是在前朝允许纳妾,可大秦却不允。

当然,若是普通人纳妾,一般是民不举官不究,但是却会对子女日后入朝为官产生不良影响。

这条律法,让天下女子内心喜悦,却让不少男子心生怨怼。

同样的道理,他们的女婿若是敢纳妾,做父亲的很难高兴的起来。

可让他们自己不纳妾,那滋味可就不好受了。

“我叫如意,日后便留在您身边照顾您的衣食起居。”小姑娘笑吟吟的看着她,“太后娘娘让我来的。”

刚开始可能还有些紧张,一听是太后的意思,崔怡放下心来。

如意指着旁边的匣子道:“这里边都是陛下为您准备的点心小食,饿的话您可以取来吃,咱们赶路要稍微慢一点,后日便能抵达京都。”

“皇宫是不是很大?”崔怡问道。

如意点头如捣蒜,“可大了,我听宫里的公公说,咱们大秦皇宫比大盛皇宫大了百倍,比北黎皇宫大了近六十倍呢。而且宫里可漂亮了,太后娘娘说等您嫁过去,就住在浩渺宫,就只是浩渺宫,抵得上半座大盛皇宫呢,还不包括浩渺宫的那些景儿。这座宫殿有一半是建在水上的,夏天的时候满目的荷花,还有各色的锦鲤……”

见崔怡静静的听着,如意有些不好意思,“我没读过书,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词儿来,总之娘娘看到后一定会喜欢的。”

小姑娘很活泼,崔怡原本忐忑的心情逐渐平复下来。

“宫里如你这般大的姑娘多吗?”

“不多。”如意笑起来脸颊还带着一颗小酒窝,“大多都是三国的那些无处可去的太监,还有一些无儿无女的嬷嬷,像我这般年纪的也就三四十个,多是在太后娘娘宫里贴身侍奉,陛下身边没有年轻女子。”

“你为何没有离开?”

“我父母早亡,被婶娘卖到宫里的,大盛朝覆灭时,我刚进宫几个月,后来就跟在太后娘娘身边了。太后娘娘给的月钱多,而且从不打骂我们,等我多赚些银钱,再出宫寻个如意郎君过日子。”

如意接过崔怡递上来的点心,边吃边说道:“这些年我存了好多呢,等再过几年就出宫盖一座房子,这样日后就算夫君不好,我也不担心无处可去。”

崔怡发现这小丫头还挺有想法。

崔怡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把握,却也没有反抗的余地。

时至今日,只有好好地在那皇宫内努力的生存。

虽说大秦不允许纳妾,那只是对下边的人而言,这一点对帝王没有任何束缚。

皇家是需要开枝散叶的,毕竟有皇位需要继承。

两日后,车驾抵达京都。

原本的颠簸被丝滑所取代,车子上了宽敞的朱雀大街,朝着远处高耸巍峨的皇宫一路而去。

此时的皇宫,早已忙的热火朝天。

胡言带着婉娘以及儿子,于一日前抵达京都,就连在外巡视的桑九也一路策马归来。

地方官府得知陛下大婚,还想着送贺礼进京,被桑九一路制止了。

送的精贵了肯定要被盘查,送的差了宫里也不差你这点。

比起在帝后大婚上动心思,还不如好好地治理地方,做得好了才能升迁。

宫里各处的膳房热气蒸腾,一位年老的公公弓着腰进入。

“大奎,准备如何了?”

“德公公来了,是不是饿了,好得等些时间呢,要不先吃点其他的垫一垫?”

德公公摇头,“桂公公这两日身子骨不爽利,我去寻素姑娘开了两副药,来帮他煎一下。”

大奎看到他手里的药包,啧啧摇头,“今儿可是陛下大婚,桂公公还要吃药,到时候有胃口吃喜宴吗?”

“你们手艺好,不妨碍的,指不定吃的比谁都多。”德公公找了药罐来到膳房外边,“我们这些老家伙年纪大了,时不时的就不舒坦,以后就得靠药吊着了。”

“谁都有老的时候,看开些,至少现在日子过得安生。”大奎将发好的面团取出来揉搓,“陛下和太后娘娘心善,从不打骂下人。”

“这倒是真的。”德公公以前是南楚皇帝身边伺候的,须得时刻保持警醒,否则指不定哪一天便要脑袋分家了。

他们这些人年纪大了,能做的事情不多,不过打扫院落还是可以的。

陛下和娘娘知道他们过得苦,甚至愿意白养着他们,这份恩情真的万死难报了。

最重要的是居住环境,天冷的时候会烧着火炕,一整晚被窝里都是暖融融的。

长安城气候干燥,他们这些南人倒是没觉得哪里不适,毕竟整座皇宫到处都是湖泊,差异不算太大。

而且冬季里的衣裳很厚实,都是棉花絮子,压根不觉得冷。

“大奎,是不是快要烧火炕了?”

“还有不到一个月。”大奎给膳房里的人派工,“很快运煤车就要抵达京都了。”

宁州那边有好几座超大的煤矿,当地官府组织地方百姓进行采掘。

这几年宁州的百姓日子越来越好,且宁州知府还是秦家人,当地开设了好些官营煤场,里边甚至有不少女子上工。

赚到钱后,官府会用以地方的建设,给百姓修桥铺路,那边的水泥路是铺设的最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