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战而败

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战而败

河东蒲州。

大军汇集,民夫汹涌,车马如龙,旌旗如云,整个一派如火如荼之势。

作为秦军的一个分战场,虽然只集结了不到三万人,却已经把对岸的清军给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并且随着一门门重炮的抵到,对面的清军守兵越发的安静如鸡子,一个个从上到下尽皆在瑟瑟发抖。

要知道,蒲州这地方是一个上朔两千年起,就为渡河良渡的地方。

虽然蒲津桥已经不在了,可只要火力掩护的当,照样是发起渡河的好地方。

因为这地方水流平缓,且两岸都有平地,可以直接通往关中与河东的要害。

一边能迅速抵达长安,另一边可以东取河内,南则去孟津偷袭洛阳。所以古往今来围绕着蒲津发生了许多此大战,比如西晋的覆灭,东西两魏的对峙,还有李渊进取关中,以及安史之乱,还有金灭北宋和蒙元灭金,占领关中的战斗都是通过蒲津渡开始的。从中原方向来看,潼关是关中的正门,而蒲津渡则是关中侧门。战略地位不是一般的重要。

所以从战国时候到不久前的那一场灾难性大水,近两千年的时间里,蒲津桥虽然时不时的会被损坏,却始终都是沟通关中与河东间的重要通道。

也是黄河之上有史可考的第一座浮桥。

当初盛唐时候,因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古老的蒲津竹索浮桥不堪重负,于是一座更牢固、更宏伟的蒲津浮桥呼之欲出。

大唐动用了当时全国年产四分之一的铁量来铸造铁牛、铁索、铁山、铁人啊,可以说是“举国之力”也不为过。

八只铁牛在两岸系住铁索,铁索连接舟船,舟船固定浮桥,蔚为壮观。

铁索桥改建以后,还在桥东岸还专门建了一个“铁牛村”,不种田不纳粮,专职看护蒲津桥和铁牛。

不过唐朝过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与南迁,关中逐渐衰落,蒲津桥就也失去了之前的重要性。加之北宋以后黄河频频改道,时有河沙淤积,又有洪水滔天,蒲津桥终于从冷清走向衰亡。特别是几十年前的一次大涨水之后,黄河主流向西边移去,淹没了位于西岸的四只大铁牛。原本依靠两边岸上的铁牛铁人作为锚定船索的地锚,即便桥身毁损,浮桥也可以很快架设或修复,但这一次,桥废渡绝。

老李渡黄河打河东的时候都没有走这条路。

可李自成不走蒲津,不等于秦军不能走蒲津。

因为双方的外在因素全然不同。

李自成手里能有秦军这等压制性的火力吗?

清军一败长江,二败齐鲁,三败北直隶,四败河东,早就把手里的大炮重炮丢的一干二净。

哪怕他们在关中落脚后重建了炮厂,可四败河东的时候也又丢了一批。

现在长安炮厂出产的大炮根本就不够清军用的。

尤其是现在,那些仅有的重炮,很大一部分部署在了潼关,然后是陕北的榆林,只有少量的火炮被送到了朝邑。

“贝子爷,安郡王回来了。”

佛克齐库这几日被对面的秦军搞得睡卧不宁,他是真没想到独自领军时候的压力竟是那么巨大。

<a id="wzsy" "://epzw/html/92/92675/">《一剑独尊》</a>

还好他四叔回来了。

虽然佛克齐库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让摄政王在这个节骨眼上竟不管不顾的宣召岳乐前往长安议事,可现在岳乐回来了,他身上的担子一下子就卸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