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虎承认审配、沮授、田丰等人在《三国》的评价,但这里面有一个根本性利益,那就是他们都是冀州人,也必须维护“冀州”这一群体的利益!
袁绍是与冀州捆绑在一起的,只要审配、沮授、田丰维护冀州利益,也变相的在维护袁绍的利益,在后世史书上也必然成为正面的典范,这与个人品性无关,而是根本性利益决定的。
但不管怎么说,董虎是认可三人的品行的,但他也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尤其是家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很难说他们会不会因为冀州各家族利益而选择对抗雒阳内阁。
一旦建立了“主公”关系,审配、沮授就很难明目张胆的背叛,然而……袁绍死了!
袁绍若死在战场上,董虎或许不会对他们戒备,也不会当面开口说了这些,当然了,三人都是聪明人,有些话语不用说出来,也能看出些端倪,可若董虎郑重开了口,明确表达了态度,冀州各家族就必须彻底低头!
董虎很清楚世家豪门对地方有着怎样的影响力,若他不重锤敲打冀州本土家族,他们就会集体跑到审配家中商议对策。
商议对此……
商议什么对策?
还不是如何应对他董虎的对策?
既然是为了应对他董虎,那就意味着对抗,是“地方与朝廷”的对抗,这绝对不是他能够容忍的!
当然了,他也没有一举端掉冀州各家族的打算,更没有弄死审配、沮授的心思,但他也绝不允许各家族抱团与他对抗。
该敲打的敲打了,该表明态度的也已经表明,若他发现两人还与各家族勾连在一起……
审配、沮授离去,帅府门前依然嘈杂声不断,但却没有影响到董虎任何情绪波动,对于他来说,如何分发避寒衣物、被褥,如何组织青壮出城伐木、挖坑、清理城内杂物……这些都是小事,只要安排一些人具体实施就可以了。
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已经没有必要亲自出面拉拢民心,只要让百姓知道他们身上的衣物、被褥是谁给的,民心自然归他所有。
当面敲打审配、沮授,目的是让他们彻底认清现实,省得他们自以为抱团就能对抗凉州军,而他用强势态度将冀州本土家族打散开来,也便于下放官吏分化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