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虎的四个儿子是以“宁静致远”为名,四个儿子当中,除了所生的三子董致外,其余三个虽然看似年幼,事实上却不能单纯的认为他们只是个孩子,背后都有一群默默支持他们的群体。
长子董宁是大丫所生的嫡长子,大丫自一开始就掌管董虎背后一切内政,在韩遂、边章造反的时候,因临洮乡亲从参狼谷走高原撤入河湟谷地,临洮、河湟谷一系凉州人基本上都是大丫和儿子董宁的坚定支持者。
内阁六部是文官体系,天下大乱后,真正掌权的是武人,天下一旦稳定后,文官若能从武人手中夺回权力,他们才会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否则……他们的支持与否并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但临洮、河湟谷一系凉州人却是实实在在的手握兵马大权的一个群体!
长子董宁不仅仅因母亲大丫而拥有极强的实力,他自身就拥有自己的大将和兵马,在董虎对手下军队进行划分时,京畿兵团分为南军、北军。
西汉时的京畿兵团同样分为南军和北军,南军是各郡国选拔出来的戍守京师精锐,北军则是守卫皇宫的精锐,相当于皇帝的私兵,这样性质的兵团在各个朝代都有,无非名称上有所区别。
西汉时的南北军是战场上的主力,总数将近十万人,但到了东汉时期,因帝国财力不足,南军直接裁撤了,北军八营也被合并成了五个营,总数也只有数千人,即便加上各个城门兵卒,总数也不过一两万人,正因这些原因,东汉王朝不得不雇佣一些羌人、乌丸人、匈奴义从雇佣兵参与战争,不得不大量使用临时征募的民壮,以至于汉兵的战力急速下滑,远不似西汉时那么所向睥睨。
自光武帝开创了东汉王朝后,大汉朝就一直在走下坡路,衰落的原因有很多,董虎想扭转这样的情形,不仅要对土地进行一系列改革,同时也要恢复当年西汉时期鼎盛武力。
恢复原本的十万京畿精锐是必需的,所以他就又重新设立了南北两军。
南军八营,即董罴、董放、董骨、张辽统领的四骑营,共计两万骑;即孙牛统领的破军营、胡三统领的山字营、董越统领的第三步兵营,以及直属于五军都督府的八关都尉步兵营。
四骑营没什么可说的,一直都是董虎手里的精锐骑兵营,第一步兵营破军营、第二步兵营山字营的地位都很稳固,但第三步兵营长安营的营主却变更了一次,原本的营主是郭汜,但他在攻打徐州时犯下了大过,之后其部将于爽成了长安营的营主,但因当日凉州军与淮南军对峙,为了更好的统一指挥作战,郭汜所部长安营与董越统领的北地营合并了,组成了崭新的第三步兵营,而营主则由董越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