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赤壁之崛起荆南 > 第557章 牂牁僰道

第557章 牂牁僰道

牂牁郡的变故让李恢大吃一惊,得知夜郎王世子竹连已经迫不及待地领兵回去了,李恢顿时暗叫不好,当下写了书信给程畿,叫他立即与牂牁郡的大族毛、董二家联络,叫二家起兵遏制刘胄的攻势。随后发下军令,叫留守南中的兴古郡太守爨习从滇王带来洞主处借滇兵二万,由南中都督府出钱粮,并联络谈指地区的第三股夜郎夷势力,约定攻灭刘胄之后,共分其土地人口,以此借得八千谈指夷兵,共同往攻刘胄。

然而大军尚未在半路,却又突然传来一个噩耗:夜郎王世子竹连心急报仇,领兵冒进,中了刘胄、朱茅的埋伏,其麾下八千兵马非死即散,竹连本人落入北盘江中,暂时生死不知。

这一路兵马覆亡,没有了竹连这个地主的协助,爨习、带来洞主等人想要击溃刘胄便变得困难了许多,而且刘胄的声势和实力更加壮大,这也让爨习感受到了压力。

当下爨习领兵在谈稿地区停驻了下来,写了表文将情况报知李恢,请令定夺。

李恢收到消息,心下颇为焦急,然而如今大军攻打巴蜀正到了关键时刻,李恢不可能抽身去镇压牂牁郡的叛乱,而爨习手中虽然兵力也不算少,但其本人却少急智,临阵应变,非其所长,在没有竹连这个夜郎王世子接应配合的情况下,李恢着实有些担心他会不会反被刘胄、朱茅给击败。

然而刘胄的反叛又不能不及时作出应对,况且滇兵和谈指夷兵都已经借到了,此时若不进击,没得让人笑话。

李恢思索了许久,决定分费观领兵五千前去江阳,监视江阳的邓方、吕义等蜀军,换牂牁太守程畿南返牂牁,去主持剿灭刘胄之事。

南中军这边兵马不断调动,马良闻知,认为南中各军必定军心慌乱,当下暗暗派人去朱提郡和建宁郡散布流言,说李恢尽起南中各族之兵北攻巴蜀,是想借蜀汉之手,尽灭南中各族之兵,好使他的南中都督府能够独霸南疆。

流言纷纷而起,一时间,僰道地区的董和麾下兵马开始有些不稳了起来。

马良查知情况,当即出兵向董和挑战,连续多日,专挑昆明夷的朵思大王和孟琰这两部兵马打,二人的损失相对而言较为惨重,在战场上开始流露出迟疑不前的迹象。

马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变化,于是下了战书约董和决战。双方在岷江边上摆开阵势,马良命马忠、句扶率领精锐敢战之兵猛攻朵思大王、孟琰的左翼,命李歆、刘琬领兵牵制右翼的乌戈国藤甲兵,马良自己则率领中军与董和对战。

激战半日,朵思大王、孟琰见自己麾下伤亡不小,顿时保存实力的心思压倒了顾全大局的心思,二人开始悄悄向后退,意图减轻压力。

然而战场形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左翼这边一退,马忠、句扶当即便感觉压力一轻,当下大喜。二人挥军猛攻,朵思大王和孟琰此时阵脚不稳,被马忠、句扶一番冲杀,当即大败,本来是想保存实力,结果战败之下损失更多了。

马忠、句扶击溃朵思大王和孟琰,随后领兵直往董和的中军杀来。董和此时正与马良鏖战,忽见左翼崩溃,当下大惊失色,急令杨洪领麾下三千兵马前去阻拦马忠、句扶,随后大军鸣金收兵,徐徐往营寨退去。

马良挥军追杀,紧紧咬住董和的大军不放,幸亏兀骨突率领着五千藤甲兵拼死断后,这才未使战败变成溃败。

当夜董和领兵回寨,清点损失,各军总计死伤四千余人,遗失军械无数。

董和当即将孟琰和朵思大王叫来,责问道:“你二人与敌军叫战,为何无故自退?”

朵思大王默默无言,孟琰却道:“蜀军大将马忠、句扶极为善战,所率领的又都是精锐悍勇之兵,我等交战良久,抵敌不住,因此败退。绝非故意为之。”

董和闻言,喝道:“若是抵敌不住,你为何不来求取援兵?我中军尚有一万三千人,兵力足备,分遣些兵马支援你们又有何难?为何不发一言,便即自行溃退?今日我军大败,皆你二人之罪也!”

当下董和喝令刀斧手将二人推出斩首。孟琰、朵思大王大骇,急忙高叫不服。董和道:“你二人畏敌怯战,致使我军大败,我今依照军法治你二人之罪,如何不服?”

朵思大王道:“你包藏祸心,让我们去对阵蜀军最精锐的部队,意图借蜀军之手消灭我的族兵,我岂能心服?”

董和闻言大怒,喝道:“我何曾有过此等念头?!你如此信口雌黄,污蔑于我,真不怕军法吗?”

朵思大王梗着脖子道:“南中各地都在如此传说,军中也有流言,我哪有污蔑?”

董和一愣,随后转头问其余众将道:“军中果然有此流言?”

兀骨突道:“确实有些许流言传出,不过本王认为这都是无稽之谈,故此并不相信。”

董和当即道:“为何没有人对我说过?”

旁边杨洪道:“我等都觉得是无稽之谈!陛下麾下无当、无前两部精锐兵马是南中兵,陛下身边的三卫亲兵也都出自南中,身为一代雄主,却将自己的安危全部交托在蛮兵之手,此自古未有之事也!足见陛下对南蛮各族是何等的信任。因此我们听到些许传言,都不以为意,也就没有禀报董太守。却不想有的人真这么傻,居然还真相信了这些无稽之谈。你们对得起陛下对你们的信重吗?”

朵思大王、孟琰闻言,都沉默了下来。董和见状,叹道:“原来如此,你们这是对我军生出了嫌隙之心啊!朵思大王,当年陛下领兵进入南中,你多次领兵抗拒。后被陛下所擒,陛下捐弃前嫌,不治你罪,反而还将你的族兵都还给了你,让你复归洞府,仍做一方蛮王。此恩此情,可昭日月。这些年南中都督府和建宁太守府可曾有欺压你部族的事情发生?三年前,你的部族遭遇了洪灾,粮食颗粒无收,也是南中都督府调拨粮草支应,这才使你的部族在大灾之后没有饿死一人。你怎么会相信这些流言,真以为我军存着让你们送死之心呢?若是此事被李恢都督乃至于陛下知道,不知该会如何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