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寒门巨子 > 第34章 架阁库

第34章 架阁库

即便心存疑虑,可官府征召李凌还是得去。

次日上午,李凌早早就来到了县衙报到。不过以他现在的身份自然是见不到四老爷当面的,只和几个同样而来的本县百姓在二堂签押房里见了个寻常书吏,听他做出相关安排。

“牛大力,李栓柱,你们几个要在年前把县衙里几处漏顶的屋子给修补好了,要是不能按时做成,小心吃板子!”

“陈贵、杨富,你们几个去江边码头帮着清淤,不得有半点马虎,记下了吗?”

随着他不断把差事传达下去,这些被征了徭役的男子全都露出了苦涩之相,但在这位县衙老爷面前却不敢有半点抱怨,只能是勉强点头应下。

经过昨日和古月子的一番谈话,李凌才明白这徭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其实华夏自古以来百姓身上就背负着两座大山,一为税赋,二为徭役。税赋是指给官府交钱交粮交物,而徭役则是为官府朝廷帮工出力,而且是无偿劳动,比如修建城墙,疏浚河道什么的。

本来只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权贵才能免除徭役,但自唐朝施行租庸调制后,这一还算公平的法令也出现了改变,其中那个庸字就是指有钱人家可以出钱让别人来代替自家服役。本来这是一件有利于民的好政策,奈何架不住底下人的见机生事,于是就让地方官府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插手徭役安排,从而大发其财。你要是没把钱塞够了,哪怕再给钱,自身的徭役也是免不了的。

到了宋朝,为了提高读书人的地位,便又有了免除功名在身者的徭役的这一律令,而这一条也被如今的大越所继承了下来。可以说现在被官府抓了徭役之人,多半都是无财无势的底层百姓,自然只能听从那些官老爷们的随意安排了。

而这些官府安排的差事里,也有难易之分。你要是能给钱,还能为你安排些轻省的活计,可要是家中贫困,手头拮据,那安排给你的差事可就又重又难了。比如眼下被安排的两拨人,修缮屋顶和疏浚河道都是既累人又精细的活,而且工具什么的都得自己准备,一旦有个差错还得吃挂落,实在是大大的苦差了。

不过相比于最严重的一种却还算可以忍受,那就是押送物资去省城或是京城。如今可没有后世那么顺畅的交通条件,一旦摊上这样的差事,那出门在外的时间就不是十天半月,而是几月甚至半年了。而且路费什么的都得自己出,其中辛苦自不待言。

更可怕的是,官府给你的东西还可能在半路上坏了,又或是一开始那东西就有问题,到那时所有责任都由应役者自己担着,那是能把人逼死的勾当啊。

所以说,徭役便是这天底下最叫人谈虎色变的事情,也是许多穷人家希望自家孩子能考科举的一个强大动力。毕竟只要考上了秀才,那他一家的徭役就能就此废除了。

在场几人都被安排了繁重苛刻的差事,最后那书吏看了眼李凌,才哼了声道:“李凌,你从今日开始就去架阁库里整理相关文书,必须赶在年前把差事办成了,听清楚了吗?”

“是。”李凌忙上前一步躬身应道,却承受了来自左右十多人的羡慕嫉妒的目光,相比与他们的差事,他这差事可不要太轻省啊,不用风吹雨打,而且用不了十天就能把事情都给办好了。

别人以为这是李凌一早就打点贿赂了衙门里的人才弄到的如此差事,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事背后可藏着隐情呢,只是不好点破罢了。等到这边事情安排妥当,他便在一个差役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县衙东北角的架阁库。

这里的位置确实很偏僻,前边和右手边就是高高的围墙,而左手边一段路后又是平日没什么人进出的大堂,身处其中,都有种被所有人抛弃的孤寂感了。

架阁库便是官府里用来存放各种过期文书卷宗和账本的所在,为的是方便县衙官员或是上司人等的查阅。本来,这里算是极重要的一个部门了,平日里也该留有吏员看守,可江城县衙不知怎的却大有将他荒弃的意思,只看它被安排到如此偏僻的所在就能看出些端倪来了。

这里说是库,其实也就一座小小的两层阁楼,随着那差役吱呀一声打开门户,借着冬日阳光,李凌才看到里头摆放了一溜书架,书架上还摆放着各种文书账册什么的,只是上头落满了灰尘,看样子是多年没被打扫过来。

“喏,这些日子你就在此把相关文书什么的都打扫整理好了。这可是咱们县衙派遣的差事里最轻省的了,你别给我搞砸了。还有,此地乃衙门重地,闲杂人等都不可随意进出,所以从此刻开始,你也不得擅自离开,晚上也睡在这儿吧。”这位公事公办地一番吩咐后,又把钥匙一交,便转身离去。

李凌有些愕然地愣在了当场,这是要把自己软禁在县衙里的意思吗?可以他现在的身份,却是连抗议都做不到,只能低低答应了一句,然后目光又往四处一番扫视,倒是没发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既来之则安之,没法改变什么,那就尽快把差事办好,然后离开这儿吧。李凌给自己打了打气,这才转身进入架阁库,只一进门,便被里头带起的灰尘迎面一扑,忍不住一阵咳嗽:“这地方是有多久没人打扫过了?看来得先打扫一番才能整理文书……”

心里想着,李凌屏息上前,打量四周,看到角落里有张台面,上头还放了几根没用过的蜡烛。不过在边上的墙上,还写着四个大字——小心火烛。这里上下左右都是纸张,自然是最怕起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