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重启激荡年代 > 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气度

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气度

实际上汽车产业这个工业门类是工业体系的支柱产业,是最重要的盈利产业,涉及的上下游产业链和就业人口也是最广泛的。

一个国家汽车工业齐全就表明了必要时可以转而生产各类工业器械包括军工,你问问瑞典这种国家有这个能力吗?

至于航发和光刻机,只不过是后来才炒作起来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只要是中国造不出来的,就都是高科技,比如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这吊玩意儿算哪门子高科技?一个红头文件就能解决的问题,只不过我们不想吃相太难看。

只要是中国能造出来的,就都是落后技术,比如弹道导弹。

这玩意儿在某些人嘴里,真就像是茶叶蛋一样,满大街都是。

而对于某些恨国党,只要国外没有而中国有的,那必然是垃圾技术。

如果不是垃圾技术,那么就是污染严重不环保,高尚的洋大人宁可不赚钱,也不做这种断子绝孙的生意,比如稀土提炼技术。

如果中国拥有既环保且国外没有的高技术,比如东风17,那么恨国党就会说这技术对祂买房子帮不上什么忙。

郭慧光有些不服气道:“造汽车跟国家大小有什么关系?只要有钱不就行了?”

傅松哈哈一笑:“那我问你,新加坡有钱不?那新加坡有没有汽车整车企业?”

郭慧光顿时被问住了,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最后不得不承认:“好像没有。”

傅松笑呵呵问:“那你知道为什么新加坡没有汽车企业?”

郭慧光语气不确定道:“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人口少?市场需求少?”

傅松摇摇头道:“市场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汽车产业既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更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

知道瑞典吧?我那辆沃尔沃就是瑞典的车,车不错是吧?

但你能说瑞典是工业强国么?瑞典的工业虽然不弱,但是远远称不上工业强国,因为沃尔沃的很多零配件甚至材料都是从欧共体国家进口组装的。

汽车工业是工业上的皇冠,是目前工业消费品当中利润非常丰厚的板块了,为何像瑞典这样的国家,自己有钱又有技术,就不自己完成汽车全工业链条的塑造呢?”

郭慧光问:“为什么?”

傅松道:“因为瑞典没这个资格塑造,不是我小瞧他,而是瑞典的基本硬件条件支撑不了他来塑造这么一条完整工业线。

目前,这个世界上能够独立完成汽车全工业链条的生产的国家,只有美国、日苯、德国,这三个国家都有什么特点?

人口足够多,汽车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多。

瑞典全国才多少人?不到1000万!

汽车行业每一个直系从业人员背后有7个间接的从业人员,瑞典这么点人口,哪支撑得起汽车工业的上下游产业链?

德国七八千万人口,直接从事汽车产业的人占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也就是七八十万人,相关从业人员五百多万人,占就业人口的四分之一。

在这方面,中国虽然算不上工业强国,但中国却拥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有足够的汽车产业后备人才,这是成为一个工业强国的大前提,也是支撑起汽车工业的大前提。

若是没有这个大前提,你就算有再多的钱,也只能像新加坡那样,玩玩电子工业、化工这些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却不需要大量劳动人员的产业。”

郭慧光不以为然道:“世界上汽车零部件企业那么多,既然国内的零部件不合格,我们完全可以采购国外的零部件啊,为什么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她觉得傅松是在狐假虎威,事实证明,大国又不是建立汽车工业的必要条件,连瑞典、南韩都诞生了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小国怎么就不能造汽车了?

小国都能造汽车,中国这样的大国,只要有钱,什么买不到?造汽车岂不是更没问题?

傅松笑道:“当然可以买国外的零部件了,而且这也是最简单、最省力的方法,但我们能买来零部件,却买不来零部件的国产化,更买不来核心技术。”

郭慧光大惑不解道:“傅叔叔,大哥,你们为什么一直在强调国产化?

汽车要国产化,计算机也要国产化,甚至连纺织设备都要国产化,我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傅松和郭孔晖相视苦笑,“因为中国是个世界大国,而且是人口大国。”

郭慧光一脑门问号:“这跟国家大小有什么关系?”

郭孔晖道:“国产化不是目标,只是一种手段,通过国产化来实现自主可控,才是最终目的。

中国这样的世界大国,人口大国,如果无法做到自主可控,就会有被卡脖子的风险。”

“为什么?”郭慧光依旧不能理解这里面的逻辑,“我们又不是不花钱,难道外国人不想赚钱了吗?”

郭贺年冷哼一声道:“恰恰是因为外国人想赚更多的钱,赚更久的钱。

这就跟做生意一样,市场上越缺什么东西,卖家越惜售,把价格抬得高高的,赚取超额利润。”

傅松笑道:“郭先生不愧是糖王,以前做糖贸易的时候,经常这么干吧?”

“啊?哈哈……。”郭贺年大笑起来,“都是小打小闹,没什么意思,最大的一笔还是给当时的国内购买的。”

说完,他突发感慨道:“这或许就是小国寡民的幸运,也是小国寡民的不幸吧。”

大家都被郭贺年突如其来的感慨搞得一头雾水,在场的这么多人中,也只有傅松多多少少能理解老郭的心情。

见大家都望着自己,郭贺年苦笑道:“生在小国,比如新加坡、瑞典这种小国,甚至马来、泰国这些稍大的国家,它们的国民或许可以享受不错的福利,却永远也无法懂得生在中国这种泱泱大国的人的心理。”

说到这,他看了郭慧光一眼,微微叹了口气:“你现在身上就没有那股泱泱大国子民才有的气度。

你这还是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教育的,那些一生下来就自认为是外国人的,就更不用说了。”

郭慧光问:“什么心理?什么气度?”

郭贺年道:“比如,别人有的,我也要有,我不仅要有,而且还要是最好的,总之,什么都要争第一。”

“哈?”郭慧光一脸茫然,“为什么什么都要争第一?”

郭贺年道:“因为我们中国人从两千多年前就一直是第一,最近两百年却落后了,任何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都无法容忍这种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