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我能看见万物价值 > 第六十八章 找买家

第六十八章 找买家

银华集团也想跟甲方商议能不能把合同的报价改一改,不过谈判结果很不理想,甲方很强势,没得商量。

而且甲方也给银华集团下达了最后交货期限。

要是在半个月后,雕塑再没有按照规定时间交货,或者按照合同规定生产出来雕塑,银华集团将会面临巨额索赔。

银华集团陷入了困境,本身这次接手这么大工程,一部分资金都是向银行贷款的,可以说这次的工程是银华集团的全部家当。

要是按照现在六万多块钱一吨的铜价来采购,集团得亏死。

但眼下铜价高涨,没哪个厂商愿意降价卖,都想多赚钱,恨不得铜价再往上疯涨。

银华集团也试过向之前的老厂商“赊账”,想着说等工程结束后,拿到钱了再把采购的资金还给他们,并且愿意多支付利息。

但在生意场上,只有利益至上,所谓的交情在很多时候求毛不是。

银华集团接受的这个工程,时间太久,少说也得两三年,那么久的时间,好几亿的采购欠款,没哪个厂商愿意等的。

这也就导致银华集团最后的希望都没了。

当然,也有一些老厂商看在面子,给了银华集团一些材料,但也就几十吨,杯水车薪,根本起不到作用。

至于让那些老厂商降价卖给银华集团,是有降价,但每吨也就降价不到一千块钱。

这就是利益至上。

也正因为这个消息,林海看到了机会。

他立马让杨柯去和银华集团谈判,说瀚海公司手中有大量的青铜原材料,银华集团需要多少,瀚海公司就给多少。

而且出售价格每吨要比市场价低一些。

需要的越多,出售价格也会减少一些。

银华集团此时就像是即将渴死的鱼,都打算去臭水沟了(无奈去购买市面上的高价青铜),见有人送水来,很是欢喜。

这无疑是给了银华集团希望。

虽然这水也不是多么便宜,但好在有降价的空间,因此在一番谈判商议后,确定向瀚海公司采购4000吨的青铜来缓解燃眉之急。

每吨定价在6万2千300块钱。

相当于每吨降价2700块,4000吨就相当于少掏了1080万!

虽然在总的采购费里算不得多,但也不是一笔小钱了。

至于不全额采购,一方面,银华集团资金有限。

再者,这4000吨青铜是紧急之需,必须得买,也是甲方合同里规定的,必须在规定日期见到生产的原材料,不然到期交不了货,会被索赔。

最主要的还是银华集团也不是傻子,他们在这行业这么多年,自然不会那么心急,先把眼前难关度过再说。

要是全额采购6000吨,到时候铜降价了,岂不是亏大了。

即使如此,银华集团对瀚海公司此次的帮助很是感谢。

这算是雪中送炭。

银华集团这边谈妥后,林海立马让杜国栋去和那几家铜厂拿货签合同,一共拿了4000吨。

一切手续合同签完后,就让半挂车拉着一车车的青铜往银华集团送去。

省去了中间的储存这一步。

也正因为这次的交易,让瀚海公司跟银华集团有了初步的交际。

至于水泥这块,同样比较麻烦,也就一些建筑产业才需要。

眼下房地产市场火热,水泥价格也高居不下,很多房地产建筑公司也都恨得牙痒痒。

不过说到房地产,林海想到了第一个钢材项目成交的公司,正好就越是一个房地产大集团,叫“新远地产集团”。

于是,林海就让杨柯联系新远集团,问他们需不需要水泥,瀚海公司手中有货,可以低价卖给他们。

因为之前有过合作,新远集团对瀚海公司的印象也不错,当初谈改合同的问题,瀚海公司就很爽快。

而新远集团是搞房地产的,正愁目前水泥市场的价格居高不下,现在一听瀚海公司有货,而且还愿意低价卖,自然乐意。

于是就跟青铜一样,瀚海公司向好几家大型水泥厂签订了相应的合同。

水泥厂的老板们之所以答应,同样是看好当前水泥市场。

瀚海公司愿意两个月后,多归还4%的水泥量,他们自然乐得。

经过商议,新远集团跟瀚海公司签订了5万吨的水泥订单。

因为量大,价格按照每吨610块钱来定价,比市面上少70块钱。

...

如此,青铜跟水泥项目也算顺利完成。

剩下的,就等着日期到后,这两样东西降价了,瀚海公司再以降价后的价格买回来合同签订好的量还给青铜和水泥厂。

赚的就是中间的降价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