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崇祯大帝国 > 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上来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上来了

第一卷风雨飘零

京城东城区的一处府邸,红漆的大门闪闪发亮,两边贴着才几天的大红对联。

大门的正上方挂着一块牌匾,上书“钦赐武清候府”,这是当年万历皇帝亲笔书写赐予的。

下方的台阶下,各立着几名身挎腰刀,身材强壮,神色倨傲的家丁。

一名管事模样的中年人,蜷着身体坐在门下避风处的一张凳子上打盹。

忽然一阵密集的脚步声传来,远处的胡同口出现了大批身穿黑杉罩服,腰系鸾带,白底黑面官靴,腰悬绣春刀的东厂番子。

众家丁愣神间,一众番子来到府前,打瞌睡的管事早就惊醒,带着几分戒备的神情上前拱了拱手,问道:

“这是武清候府,各位前来有何贵干?”

打头的一名大档头,理都不理这名管事,转头吩咐道:“大家跟我进去,求见武清候。”

几个百户应声带领部下四下散开,几十名校尉直奔大门,候府管事赶紧朝一个手下使了个眼色。

那人匆忙奔进府中,他则伸手拦住档头问道:“这位大人,这是御赐武清候府,无关人等不得擅闯,否则……”

没等他说完,大档头后面一个虎背熊腰的校尉几步上前,一巴掌狠狠扇在管事的脸上。

管事朝后踉跄几步,口鼻出血,耳朵嗡嗡作响,腮帮子瞬间鼓起。

管事一下子被打蒙了,转瞬醒过神来,捂着腮帮子嘶声叫道:“你们要造反吗?”

“你们才造反,也不看你爷爷是谁?”

大档头蔑视的扫了他一眼,拨开他,跨步走上前去。

管事和其余家丁步步倒退,紧紧瞪着他们。

档头带人上了台阶,大门忽然打开,一个四十余岁,脸色青白,脚步虚浮身穿锦袍的中年人走出大门,身后是数名管事家丁。

“某乃武清候李国瑞,尔等闯府意欲为何?”

“见过武清候,吾乃东厂档头王良模,听闻武清候家里困难,到处拍卖杂物度日。

厂督大人听闻,忧心如焚,恐武清候丢了天子脸面,特让小人送来银票万两,用于购买清华园之用。”

档头随意拱拱手,算是见过礼了,然后从袖里掏出银票,边说边递给李国瑞。

“混账!”

李国瑞张牙舞爪,抓过银票仍在地上,脸上青筋暴露,眼睛仿佛要瞪出来一般,他大声咆哮:

“区区一万两就想买下我李家两代人人苦心经营的清华园,王承恩这个阉货,好大的口气,也不怕闪了舌头?”

“大胆!”

王良模脸色顿变,厉声喝道:“贱骨头,你的好日子到头了,妖言惑众的事情厂督已经放你一马,现在居然敢辱骂厂督。

真当东厂没办法治你不成?

待某回去禀告厂督,剥去你的爵位,看你还拿什么嚣张?

告辞!”

说完,扭头就走,也不管地上被风吹拂的银票。

“你……”李国瑞气愤的指着王良模,竟然说不出话来。

一个小小的东厂档头,居然敢在他这个侯爷面前人五人六,岂不气死人?

“对了,皇爷托小人告诉武清候,京城物价忒贵,久居不易,不如回乡度日去。

要是少了盘缠,武清侯在京中的产业,皇爷也会看在亲戚的面上买下来的。”

王良模回过头阴测测说道。

“什么?”

原来是皇上的意思,李国瑞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差点站不稳,身后的管事赶忙扶住他。

“备轿,去皇宫。”

很快,李国瑞缓过神来,他要到皇宫去求饶。

原来,没有皇上的庇护,他连东厂的一个番子都对付不了。

而此时,武清候李国瑞要见的崇祯皇帝,并没有在宫里。

确切的说,他正在出宫的路上,准备巡视五军都督府。

大明的军事中心,五军都督府坐落在大明门和承天门之间御道的西侧,和御道东面的六部官房遥遥相对。

而这些单位前面,就是被高大红墙包围的御内广场,两者只有一墙之隔,相互不能通视。

崇祯皇帝一行人从承天门出发,站在金水桥上就能看到红墙尽头雄伟的正阳门。

这红墙之内的广场,也就是后世天朝最著名广场的一部分,红墙内的广场东西宽五、六百步,南北长约一千六百余步。

厚重的红墙顶上还堆积着厚厚一层白雪,犹如戴着一顶白帽子,而地面上的积雪却清理的干干净净。

在崇祯皇帝看来,虽然眼前的景色看起来异常的厚重大气,但是空荡荡的广场上,却缺少了一丝人气。

老王和三、四名随堂太监站立在崇祯皇帝的身后,不知道皇爷为什么在此停留,这空旷寒冷的广场,实在没有风景可看。

突然间,皇爷不大的声音传来,“朕以后要把两边的红墙拆了,在这里阅兵升旗。”

老王听到皇爷的言论,连眼皮都没眨一下,依旧拢着手低眉顺眼的站立着,等待皇爷发表完自己的感慨。

这半年多来,皇爷总有一些出格的言行时不时的从嘴边蹦出来,习惯了。

作为皇爷身边最为信任的太监,老王刚开始也许还会惶恐的劝谏一二,试图让皇爷谨言慎行,不要影响自己的形象。

但是到了现在,皇爷的言论已经对他免疫了。

老王觉得与其去劝谏皇爷慎言,还不如让皇爷身边服侍的太监们闭嘴,这样似乎更简单一些。

做出了决定的崇祯皇帝,见没有人附和自己,略微感到遗憾。

不过,这也没办法,这些随堂太监虽然贴心,可终究是天子家奴身份,显然装瞎子装聋子更恰当。

“走吧!”崇祯皇帝抬腿往前迈去。

京营已经掌握在手里了,现在,是解决五军都督府的好时机。

五军都督府的前身是大都督府,是太祖朱元璋未称帝之前掌控军权的机构。

而以大都督府都元帅进位的老朱同志,深切明白一个事权统一,节制中外诸军的大都督府,对于皇位是一个多么大的威胁。

因此洪武十三年,老朱同志废除大都督府,以五个地位平等的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

老朱设置制度,成祖小朱完善制度。

于是,就形成了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都听命于皇帝,完成了军权高度统一。

具体来说就是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节制互不统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