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七喜中文 > 崇祯大帝国 > 第一百八十章 已经行动

第一百八十章 已经行动

第一卷风雨飘零

熊熊跳跃的烛火中,大型的沙盘地图摆在乾清宫西暖阁,占据了大半个房间。

崇祯皇帝手里拿着指挥棒,听着老王念着锦衣卫的密奏,不停的移动着。

“皇爷,锦衣卫千户徐鸿轩禀告,范家兴隆魁从德州仓库起运一批闽铁抵达张家口。

同时,平遥梁嘉宾的庆泰亨,也从大明各地仓库中把药材运往张家口集中。

榆次常家、聂家,太古曹家,临汾亢家……皆有货物运往张家口……”

随着老王话音落下,崇祯皇帝的指挥棒最终停在张家口这个位置。

是了,就是这个地方。

崇祯皇帝眯着龙眼,紧紧盯着张家口的位置,嘴角泛起了冷笑。

这里是晋商走私的码头,是通往蒙古草原的起点,所有货物在此聚集,由脚行分成数条线路,然后潜入到目的地。

老实说,崇祯皇帝对这里并不陌生。

因为,后世他曾经在这一地游玩过,对周边的地理地形非常熟悉。

穿越后,又天天对着舆图比照,早已把这一带深深的印在脑海里。

张家口原本是个小堡,嘉靖八年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曰小北门,因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所以称张家口。

但是自从万历年间开通互市之后,这里便开始逐年扩大,呈现繁荣景象。

蒙古交易的有马、牛、羊、驴等牲畜,建奴则是各种野兽毛皮和人参、木耳、蘑菇、松子、蜂蜜等山货。

而大明输出的有各种铁制生产工具和米、盐、布匹、绢绸、铁锅、衣服等生活资料。

张家口在开市期间,交易频繁,人群熙熙;在通往马市的途中车水马龙,接踵摩肩,一派繁忙景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野猪皮努尔哈赤得到足够的发展。

于是,他觉得时机成熟了,提出七大恨,开始起兵反明。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攻下抚顺,三年之后,攻下辽阳,杀死商贾四五万人,抢走无数货物。

也因此,大明各地与建奴的马市贸易中断了。

很快,野猪皮就为他的短视付出代价。

和大明马市贸易中断后,又杀死了商人,建奴的特产没有出路,全部烂在家里。

不值钱的东西就不提了,建奴拿得出手的人参,在不到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就腐烂了十余万斤。

并且,因为大明朝廷下令严禁铁器输入建奴地区,结果使得建奴男无铧铲,女无针剪,几乎难以存活下去。

野猪皮努尔哈赤傻了眼了。

这时,他才意识到商业的重要性,武力并不是无敌的。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前期野猪皮只有通过朝鲜、蒙古为媒介,跟大明继续进行交易。

但是,通过蒙古的媒介而输入大明地区的货物是要花费代价的。

据留下来的建奴史记载:西夷(蒙古)以南朝货物,抽我国(即建奴)膏髓,我国以有限财物,填彼无劣溪壑,未必不为失计也。

而同时,天启三年,大明朝廷也发现不对劲了。

据兵科给事中宋鸣梧题本记载:闻奴孽以荒饥为名,假西夷(蒙古)市米张家口,皆窖藏于猪首山,……无非欲因粮于大明。

应该说,双方都发现问题,双方都觉得不对劲了。

只可惜,大明不争气,出现了以范永斗为首的八大晋商,开始卖国。

而建奴非常幸运,因为和八大晋商勾搭上了。

建奴史记载:若今日之明细,不过营利而已。……况明细贩货,实便我国(即建奴),何不将计就计以为之?

且他们的物品价廉,诸物可致,何必劳人马,涉险阻,而远交西夷手?

想起了这些,崇祯皇帝咬牙切齿嘿然冷笑道:

“这些孙子,还真是勤奋,元宵节还没过去,就忙活开了。

只可惜,这些狗日的,日夜所思,就是把大明的物资搬运给建奴,以便异族来屠戮大明百姓。

呵呵……”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毛骨悚然的冷笑声,老王仿佛看到了人头滚滚。

不过,卖国求荣,这些人确实该死,不值得同情。

他们冒着生命风险,违反朝廷禁令,向建奴走私粮食、火药、金属、盐等物资。

并且,他们不但走私物资,还为建奴搜集大明的情报。

老王在负责此案的过程中,简直触目惊心,差点亮瞎他眼球。

根据他得到汇报,建奴的火药、八成的粮食和超过六成的金属全部由晋商提供。

甚至边关各地将领,细致到每个关口的守将姓名、士兵的数量和装备的细条,晋商也提供给建奴。

杀千刀的。

“皇爷,他们这是想赶在开春后,把物资送达建奴伪都盛京,为入侵大明做准备。

老奴以为,可以开始布防了,必须让他们的货物留在大明。”

崇祯皇帝点点头,思虑片刻蓦然喝道:

“大伴,着旨勇卫营黄得功率五千人镇守独石口,京营阎应元任千户、陈明遇、冯厚敦任副千户随行。

令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曹变蛟率五千人镇守张家口,武举士子一律带上。

令宣大总督卢象升率两万天雄军回总督府,重新部署宣府、大同、太原、蓟州、总兵官,前线一律交由孙传庭负责。

令马祥麟率五千白杆兵赶至临汾待命。

令……”

随着崇祯皇帝皇帝的一道道命令,天下第一案的跨省抓捕行动已经徐徐拉开帷幄。

当然,处在最前线的锦衣卫肃奸司,却是早就开始行动了。

德州府,大明的漕运中心,江南的货物一般在此中转。

刘启明,肃奸司的小旗,可目前的身份是德州府打行的一名打手。

这其中,一点破绽都没有。

锦衣卫要安排这些事情,还是很方便的。

通过当地漕帮的安排,他跟着家奴来到院子里,正看到一个约莫四十出头的壮汉,正指挥着几十个汉子,往马车上装货。

家奴小跑着过去,耳语几句,这壮汉点了点头,对刘启明道:“刘大爷,你跟我来吧。”

刘启明也不废话,快步跟在了他的身后。

来到院子后一间偏僻的小黑屋里,壮汉打开门先进去,点燃了油灯,示意刘启明也跟进来。